为什么还看书,是手机不好玩吗?

手机那么好玩,为什么我还看书?剁手那么痛快,为什么我还看书?甚至会定下2017年要读100本书的目标。

因为阅读一本好书是能带来愉悦的。

这种愉悦和购物付款和收到快递时的愉悦是俨然不同的。它有点类似《桃花源记》渔人进入山洞,走过狭窄漆黑的小路,经历黑暗后,远方有豁然开朗的大道,阳光灿烂。又有点类似感冒后头重头晕,很想喝一碗凉水,顿时清醒过来。

阅读并沉浸在一本好书中,不断遇见作者的观点,与之共鸣,然后更新自己的观点,从过去的自己中破茧而出,能够自信地说我又获取了新的知识,较之昨天的我又有新的进步。

我将阅读分为三种

1)只讲述一个观点的其中一个角度,如一篇公众号的微信文章,也例如你正在看的这篇文章。一般它们都会经过设计而更加容易阅读和理解,所以碎片式阅读这么盛行。又例如微博140个字的限制让人无法完整表达一个观点,一篇1000字的文章也只能完整地表达一个观点。

2)系统地讲述一个观点所有相关角度,例如一本讲《施瓦辛格健身全书》。该书从健身的演变历史讲起,到阻力训练和有氧运动,再到健身时的感受泵感和疼痛、健身计划、健身房的选择、健身的装备、各块肌肉的健身动作详解、健身时的饮食、药物、健身的伤病处理……而在看书之前,我看很多健身的文章,但是却不知道最基础的理论,不知道燃脂心率,在系统地看书后才知道很多基础知识,尽量避免健身时走弯路。

3)针对你所需要的角度所讲述的观点,如针对你个人健康的报告。新手去健身,我去的健身房请私教一节课60分钟要400元,如果要跟着教练系统地学会运用肌肉设计计划提高肌肉耐力等等,每周去锻炼3次以上,健身一年大概需要24万。但是私教能针对具体的个人健身目标和个人体质做计划,能解决所提出的问题,能随时纠正错误的动作,他用他系统学习而来的知识来针对性地传授。

所以为什么我还读书,因为这三种阅读方式中,第一种不全面、第三种价格昂贵、而第二种全面而系统。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曾有一个高中快毕业的人写一封长信向杨绛表达自己的人生困惑,杨绛回信一句话“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这句话概括了很多人的精神苦恼的原因。

关于如何阅读,这又是另一个话题。推荐一本书《如何阅读一本书》[美]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 “不懂阅读的人,初探阅读的人,读这本书可以少走冤枉路。对阅读有所体会的人,读这本书可以有更深的印证和领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