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ve look not with the eyes, but with the mind. —— William Shakespeare 爱不是用眼睛看,而是用心去感受。
——莎士比亚
关于本书
本书是近年来自然博物写作中的范本,资深园艺编辑兼畅销书作家艾米·斯图尔特代表作之一。通过对鲜花产业的深度调查,作者分别从好的方面、坏的方面和美的方面,为我们揭开鲜花贸易这个美丽又复杂的行业的神秘面纱。
核心内容
现在的全球切花市场每年拥有高达400亿美元的交易额,是全球电影市场票房总量的4倍。从大型农商企业到本地农场,从欧洲到拉美,作者艾米追随育种者、遗传学家、种植者和供应商的脚步,亲眼目睹他们创造、生产和销售花卉。本书建立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了鲜花产业中自然与科技、情感与商业的交汇和融合。
一、 鲜花销售的三个环节
鲜花产业中有三大重要环节:育种、栽培与售卖,作者选择了不同的地点分别调查鲜花流通中的秘密。
1. 育种
美国人莱斯利·伍德利夫是传统育花人的代表,他会去培育其他人都认为不可行的杂交品种。在他为阳谷花卉农场工作的时候,培育出了花头朝上、硕大艳丽的百合品种,他的合伙人基尔希将这种百合命名为“星象家”,并在70年代中期交给俄勒冈和荷兰的种植者,希望他们大规模种植,看看是否适合作为切花生产。
“星象家”在荷兰大获成功,很快成为荷兰最畅销的东方百合。最终,这种完美的百合花走向了世界,成为大众消费的廉价品种。
2. 栽种
作者采访了加州的太阳谷农场,以了解鲜花行业中的栽培环节。美国的太阳谷农场到处是机器和仓库,看起来像巧克力工厂。农场的自动化程度非常高,鲜花们在温室里过着短暂而养尊处优的生活。大多数情况下,它们甚至不用费心扎根于土壤,盆里主要是切碎的椰丝纤维,害虫被通风孔上的细网拦住,或者被粘虫器和杀虫剂消灭。
然而,太阳谷的荷兰实习生依然评价说,相比荷兰标准,这里的工人操作还相当原始。在荷兰,劳动力成本相当高,而在加州,还是可以使用更多的工人和更少的机器。
3. 售卖
作者追随厄瓜多尔的玫瑰抵达迈阿密,观察鲜花的零售情况。迈阿密拥有进口玫瑰最主要的港口、机场和自由贸易区,全美国88%的进口鲜花都通过这个机场运送。离开机场后,鲜花会进入一个由进口商、出口商、货主、经销商、拍卖商、批发商和零售商构成的巨大网络中。
二、 对鲜花产业的三种评价
1. 好的评价
对鲜花的热爱促使人们增进了对自然规律的了解,全新的育种技术、更先进的种植温室,还有层出不穷的全球运输系统,让鲜花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2. 坏的评价
像伍德利夫这样的培育出“星象家”的金牌育种人并没有在鲜花产业中获利,反而晚景凄凉。此外,对第三世界劳工的剥削在鲜花产业中普遍存在。在鲜花这样看似美丽的行业中,也隐藏着自然物种改变、劳动剥削、环境污染等负面现象。
3. 美的评价
母亲节是由花商们发明的节日,并由此形成了母亲节要送康乃馨的传统。鲜花始终是一种很特殊的商品,一束花中包含最多的,仍然是人们希望对彼此表达的各种情感。
三、 全球化视野下的行业变迁
这个巨大的产业带来了全球化的花卉流通,不过,也带来很多未曾料到的后果。
首先,鲜花本身被改变了。一百年前在美国出售的鲜花基本都是土生土长的,但现在,美国人消费的鲜花有四分之三都是进口的,大多来自拉丁美洲。鲜花被培育得更加适合运输,它们失去了香味、个性,但换来了能忍受长途跋涉的耐力,或者是寒冬腊月依然盛放的本领。
其次,这种全球性的变化对人们也产生了影响。美国加州的鲜花种植商不再经营家族农场,转身变成了花卉进口商;花店也只需要从批发商那里进货就行,他们不再看重花饰的设计,而是更愿意出售廉价的现成花束。随着交通的发达,为了追求更低的成本,花卉产业从荷兰逐渐转移到美国,又转移到赤道周边国家,主要是非洲和拉美。花卉给发展中的国家,比如厄瓜多尔带来发展机会,也带来工人被剥削和环境污染等各种问题。
金句
1. 鲜花存在的根本目的只有一个——繁殖,或者死亡。我们希望鲜花最好不掉花粉或者根本不产生花粉,香味也最好别把蜜蜂招来,插在瓶里开的越久越好,但是,鲜花可能也因此失掉了自己的个性,和激情。人们竭尽所能地利用一切科学和技术手段,让花变得不像花。
2. 鲜花的各种特性,长寿和香味,颜色和形状,这些因素根据市场需求和花的能力进行折中。花儿们失去了原有的香味,换来了更久的瓶中生活,失去了独特个性,换来了长途跋涉的能力、寒冬腊月也能在人们桌上盛开。
3. 荷兰无疑是花卉产业绕不开的传奇。最初的收藏家把球根植物,也就是郁金香,从土耳其带到荷兰,当地人很快就爱上了郁金香。到现在,荷兰的花卉产业已经风靡全球了400年。
4. 鲜花始终是一种很特殊的商品,一束花中包含最多的,仍然是人们希望对彼此表达的各种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