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我好气好气吖!
好脾气的丫也生气了?快说来听听,到底发生啥事?
你看看我的手机,太可恶了!
啊!手机都摔成这样了,难怪丫会生气。没事,待会换个防爆膜。
我是被这篇文章气得不行才摔的手机,你看看,写这些东西的人怕是疯了……不对,是牙齿掉光了,哼!无齿之徒!
散文创作方法论?咦?什么叫自然生活流写作指南?自创的流派?这么厉害……卖菜阿婆竹筐里莴苣沾着晨露,风掀开塑料布的瞬间,青草香混着讨价还价声在砖缝里生长……这,这不是我老铁的文风吗?
叔的老铁?谁呀?小浪?
小浪才不写这玩意,叔说的是狄席。
狄席……咔咔咔!丫知道啦,原来是DeepSeek,对!这些句子真的好像它写的。
叔马上去问问老铁,这玩意都快烂大街了,还自然生活流,啧啧啧,想糊弄谁呢。
哼,就是在炫技,这么造作还自然个屁。
看,老铁也承认了。
把职业病式写法套个说词不还是病式?这人是谁呀?
叔肯定认识,就是那个自称烽火戏诸侯的师父,还说振萎会白总编辑是他表哥的,叫周什么好运的。
原来是他呀,这就难怪了,搞这么一出还不就是想把AI散文硬掰成人工文吗?
谁信啊?这么明显的AI排比句,现在很多平台的散文和小说都是类似写法了,还需要他来指导,真不要脸。
话是这么说,但是他最主要的目的是误导大家别相信朱雀大模型的检测AI占比。他这篇散文创作方法论拿去检测,肯定是100%AI占比,所以他这是打算干脆光明正大去用,还理真气壮拿这些玩意去打榜,也鼓励其他人跟着这么干,真是无齿之人!
还真的是100%AI占,难怪这么着急忙慌的要抹黑朱雀。
当然,这些分明就是出自狄席老铁的手笔,丫再看看这些,不都一样嘛。
叔,那你说朱雀的检测准不准?
这世上哪有100%准确的检测工具?其实都是人在检测,工具只是一个辅助角色。问题是谁会相信你说是AI便是AI?所以工具更多时候只是为了辅证。
好难吖,用检测工具又说只靠工具判断,没有人的思维不足採信,说是人在判断就质疑人的公信力,总之就是打死也不承认用AI。
是啊,尤其是某些高权重为了自身利益,明知是AI文也不管不顾去点赞,去支持上榜。当权重决定了结果,规则也就成了装饰。
嗯呢,所以这才气得我摔手机!这家伙以为这样就可以全面否定朱雀检测了,还拿名家作品也被朱雀检测成AI来说事,太坏了!
这点倒是不能否认,不过,真的是朱雀吗?最近不是盛传朱自清那篇荷塘月色被检测出AI痕迹吗?叔也用朱雀检测了,结果是0%占比,可见不能以偏概全。
就是嘛,一个满嘴跑火车的,上一个谎言才刚被戳破呢,一转身又去扮老师,真当大家有失忆症似的。
唉,人品不行,文章写得再美也是虚情假意啊。而且叔是真不明白,一篇文章拿去参加征文或投稿打榜什么的,如果存在疑义,接受不接受难道由作者说了算?每天去质疑检测工具却不检讨自己,像话吗?
叔,这些人的文章总是100%又100%的AI占比,你说会有被冤枉的可能吗?
不好说啊,人心难测懂不,最难测的就是人心,有没有用AI自己最清楚。
最后,附上彩蛋:
【 古典转译三帖 】
[ 一 ]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他的防水冲锋衣在监控镜头里泛着冷光,钓竿斜插进结冰的江面——美团骑手的保温箱搁在身后,红灯倒映在浮漂上,像一粒未送达的订单。
[ 二 ]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空调外机滴答声里刷了整夜短视频,清早开门,穿黄马甲的外卖员举着咖啡:“您好,您点的‘春日特饮’。” 塑料杯壁上,还沾着算法推荐的樱花贴纸。
[ 三 ]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烧烤摊扎啤杯撞翻的瞬间,他对着直播镜头吼完最后一句《光辉岁月》,身后工地的探照灯突然亮起,照亮安全帽上未干的油漆字:“拆”。
朱雀检测的结果……这几句明明是AI编写,但是也只说“疑似”,可见AI写作愈来愈人性化。
问题是,如果连自己都骗,人生也未免太悲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