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与“行”

        在《中庸》这本书里面有这样一段话: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

        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

        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

        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

        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人一能之,己百之。

        人十能之,己千之。

        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如必强。

        这里面的学、问、思、辨、行指的是五个台阶,博学指的就是博学多才;审问这个词一般会在法庭上用到,这种事要非常的仔细、细致;慎思就是谨慎的思考;明辨就是明确的判断,要清晰,讲逻辑;笃行就是一定要在行动中体现出来。

        接下来的意思就是:不学就罢了,既然要学,不学到可以在生活中运用,就不把它放在一边不管它;不去求教就罢了,既然求教,不到彻底明白,就不把它放在一边不管它;不去思考就罢了,既然思考了,不悟出来一些道理,就不把它放在一边不管它;不去辨别就罢了,既然去辨别了,不到分辨明白,就不把它放在一边不管它;不去做就罢了,既然做了,不做到心中想要呈现出来的,就决不把它放在一边不管去它。

        如果别人用一倍的努力去做它,那么,我就要用一百倍的努力去做它;如果别人用十倍的努力去完成它,那么,我就要用一千倍的努力去完成它。

        如果真的能这样子做的话,原本愚笨的人也会变成聪明的人,原本柔弱的人也会变成刚强的人。

        容易做到吗?何以见得?肯定是不容易呀!因为在上面写到过:如果别人用一倍的努力去做它,那么,我就要用一百倍的努力去做它;如果别人用十倍的努力去完成它,那么,我就要用一千倍的努力去完成它。也就是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最后一句中的“强”是“南北之强”中的“强”有关系吗?我觉得是有关系的,并且,这里的“强”就是“南方之强”,是一种内在德性的深厚,内在德性修为之高,也是君子之强。

        这里的“柔”又是什么意思呢?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一个人很柔柔弱弱吗?不是,这里的柔表示的是内外德性低,缺乏内在德性,和“强”恰恰相反。

      所以,我们要做一个“南方之强”的人(当然,北方之强也可以哈!各有各的好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知行合一,是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提出的认识论和道德修养学说。 说直白点,这个观点就是知识与实践要相结合的道理。似乎浅显...
    发愤的草莓阅读 4,818评论 0 21
  • 在我们这个世界当中呢,我们经常把规则这个词挂在嘴边,常常对于别人、对于自己固定一些“好”的事情。知与行固然是难的,...
    River娴阅读 3,738评论 0 0
  • 听到过的你会忘记,看到过的你会渐渐淡忘,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你才会铭记于心。近期参与公司举办为期四天的技能培训...
    竹芒一阅读 3,610评论 0 0
  • 盼望着,盼望着,终于迎来了青椒计划的开学典礼。看到了杨校长主讲的题目为“知行合一,做新时代的乡村教师 ”。就让我有...
    兴文077黄琴阅读 3,153评论 0 10
  • 结婚十年 才发现我们三观不合 有个女孩和男友谈了4年恋爱,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去了一趟准...
    大河读书会王一斌阅读 3,188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