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型依恋人格在渴望得到什么关注,1个方法识别回避型人格

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回避型的人出现,但不知道如何去识别或对回避型的人不是特别了解。

回避型依恋是如何形成的

一般回避型的人看上去是出奇的漠不关心的样子,缺乏痛苦的表现,这种表现让人误认为是非常平静。

产生这种漠不关心的样子的源头是由于早年父母对待回避型的孩子时,情绪部分无法很好的跟孩子做一个联接或母亲在孩子看起来悲伤的时候,母亲有退缩的行为表现。

所以回避型的父母对情绪表达是有抑制或本身对情绪就不能很好的表达。父母更多的是一种冷漠型人格,这种冷漠是一种对情感和关系的冷漠,当然看起来也相当正常。


孩子因为无法得到情感的回应,时间久了慢慢的形成了回避型依恋人格,这种依恋模式表面冷漠,实在是在用这种方式来防御自己的情绪,慢慢的放弃了自己对情感上的需求。

1个方法识别回避型人格

面对我们感受到的痛苦的情感时,对方能够有相似的情感反应,如果只是表现为冷漠,那大部分就是回避型人。

比如说当回避型的孩子与父母分开时,表现地冷静,沉浸在自己的玩具或环境中,不哭闹。

当与父母重聚时,则主动地回避(走开)或忽视父母,或被父母抱起来的时候会挣脱父母的手臂。回避型依恋的孩子几乎不与父母亲近,不寻求接触,没有痛苦和愤怒,回应父母的表达时没有情感。

回避型人格渴望关注什么

背后其实关注表现出来的情绪反应,能够及时的识别到情绪本身,然后针对情绪进行有效的回应,帮助表达自己的情绪,完整呈现自己。

如何避免回避型依恋的产生

作为父母要给孩子能够安全基地,当孩子感受到危险的时候,父母能够足够的敏感,给予孩子做出恰当的反应。

能够在情绪情感上很好的表达和调谐的父母,就能在情感上很好的回应到孩子。父母要通过情感像镜子一样传递给孩子自己的信息,这样才能够对情感有一个自己的理解。

当孩子足够理解的时候,会产生出内在自己的共鸣,通过自己的反思将自己的情感表达给父母。


这样父母就能让孩子逐渐发现自己的心理状态产生的情绪,并对这些情绪有一个辨识,从而做出自己的回应。

通过人际关系,利用关系中互动性的情感调节来展现各自的心理状态,才能避免回避型依恋的产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回避型依恋人格特征:明明想亲密,但却把你推开,孤独到天明。 前面3篇,我们大概了解人格的概述,那么在接下来的第四和...
    千寻梦回阅读 10,009评论 0 3
  • 在依恋关系理论中,回避型依恋是一种成人依恋类型。 依恋理论认为,早期亲子关系的经验形成了人的“内部工作模式”...
    小绿同学98阅读 7,883评论 0 0
  • (我本人曾是lithromantic,也曾对回避型依恋有切身的体会和深切的无奈,但是我觉得不应该陷入其泥淖而自我放...
    小爽子阅读 20,580评论 0 2
  • 一,有个女性朋友发给我一张图。 这是她在微博上看到的。 她说,半夜刷到这张图时,笑得整个人都在颤,可笑着笑着,眼泪...
    初慧谈心阅读 14,768评论 2 14
  • 依据:依恋类型的理论是基于人们是按照生物学设定的程序寻找爱。 有没有想过为什们你一有了伴侣,就会变得粘人?或者为什...
    Glooo阅读 47,695评论 14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