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连续好几天的雨了,印象中每次的雨季都有那么点情绪,打湿的裤脚和鞋子,路过的汽车溅起的水花,堵塞的下水道,还有不打伞奔跑的小伙子。
有点想写写心情,像过去一样聊天气,聊晚饭,聊路人。
但偏偏有的时候敲着键盘却聚焦不到一个主题,我脑海中应该有成文的字句,可惜乱无章法的逻辑总是使我言行不一。
所以有时真的厌恶透了自己从文字谋生的想法,即使这样的想法只是一点点,也足以在写不出东西的时候歇斯底里地抓耳挠腮。
写文字和写作,真的是两码子的事情。
我常常去反复看自己写的东西,就觉得最多只是文字而已吧,算不上文章。我可以大刀阔斧地写很多的文字、写很多的句子,可最终总是落不到点子上,这让我很懊恼。
可能是小时候写了太多不成文、没中心的日记,所以十几年养成的毛病怎么也改不掉。
前些天朋友说看我写的随笔挺有感觉的,我跟他说,其实是因为我们的生活有交集,而我总是写我们有交集的事情,才能有感同身受的感觉。
但其实我是想写让所有人都感同身受的文章,可惜我好像并不能像专业写手那样,挥笔就能写出大众喜欢看的文字,这其实让我挺苦恼的。
有时的确是在碎碎念,可为什么碎碎念也成不了章法呢?
总是带着情绪去思考问题,最有可能的结果就是问题没有理清楚,结果又有了新的问题。
就像我在写东西一样,每次都是有情绪地敲打文字,最终结果是被文字带着走,而不是自己在驾驭文字。
如何能够驾驭文字,这其实挺难的。我总想很少有人能够真正的驾驭的了文字,别小看几万个汉字的排列组合,再伟大的文豪也无法游刃有余地驾驭它们。
二十多年来,我总是不间断地写零碎的文字,有时的确看过去的文字比现在的还要有感情色彩,所以这也是我焦虑的一方面,到底是内心的浮躁让文笔变得拙劣,还是平淡的生活节奏已经无法形成文字了呢?
我从2015年开始尝试写影评,零零散散到目前写了百来篇,但让我特别满意的一篇,到目前还没有。这就是我弱点,因为在我写作里从来不去考虑读者喜欢看什么,而是满足于自己想写什么。
影评这东西,早已经不再是多么小众的东西,有时我发现一个从来不写影评的观众,也能看完一部电影写出感人肺腑的文字。我记得有一次和几位影友看完余男演的《夜色撩人》,当时我是怎么也憋不出几个字,结果其中一位朋友,不常写影评的朋友就洋洋洒洒写了快两千字的影评出来。
那时我才发现,原来写影评其实是源自于对电影的某一个感悟。观众已经不愿意去看影评人去分析电影的镜头、画面、混音和剪辑,而更多的是希望影评人写出他们看不出来的东西。
比如电影里有哪些彩蛋、有哪些暗喻、有那些细节,甚至一篇单纯把电影故事复述一遍的影评,反而更加获得观众的青睐等等。
这就是大众消费的年代,说不上这样好与不好,但有才华的观众真多,比专业影评人专业的观众多的更多。这也是为什么有些普通观众的电影自媒体做的比专业影评人的自媒体要好。
我是特别喜欢是枝裕和的电影,前些天看了他的《步履不停》一书,发现他的文字比电影还简单,神奇的是即使简单,却那么让人深陷其中……看完合上书,我泪眼婆娑。全书写的只是生活的细节,却好像宿命般让人叹息。
这是文字的力量,有力量的文字从来都不需要辞藻去诠释。
我做不到,至少到目前还做不到。
可能要写出厚重的文字,除了足够的生活阅历,还需要有一颗不落尘世的心吧。
心如果安静下来,写出的文字发自肺腑,那才是文字该有的力量。
我常想,肯定有一种文字是属于某个人的,当文风没有确定下来的时候,都是因为你还在找寻的过程。
其实早已经不介意在写的这条路上能走多远了,能感觉到自己平庸,和叹悔过去在挥霍时光是有必然的联系的。
时间磨砺了人的内心,同时也消磨了人该有的菱角。
如果说是“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宿命在作祟,倒不如说早已经失去了那些年该有的激情。
2017/06/21 弓谷所長
无戒21天写作训练营第四期 day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