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刚刚发了一条消息,
她的中班女儿上台演讲了一个故事,她在朋友圈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
“好勇敢!讲得好坏没有那么重要,虽然妈妈内心深处还会希望可以更流畅和绘声绘色。”
这段话,是多少当妈妈的心态啊。
表面对孩子做足了鼓励,其实内心在给自己挖坑。
我也时常想尽办法鼓励孩子,不管结果如何,但内心戏真的是:儿啊,你如果这样这样就更好了。
有时也忍不住在前半句说“你好棒!”的同时,会加上这样的后半句,
“下次如果我们声音再响一点,就会更棒!”
“所有都很棒,就是有一点妈妈想和你商量……”
“好厉害,如果那样就更厉害啦”
妈妈们的语言技巧真的是服了,为了一个目的可以拐无数弯。
所以当我看到好友的这一段朋友圈消息时,突然就像看到一个永远在追求最好的自己,被惊醒了。
惊醒的是什么?
就是我们对孩子缺失的同理心。
并不优秀的我们何以要求孩子样样优秀呢?
所有父母总是希望上台表演的孩子台风大方、声音响亮甚至绘声绘色。
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如果我自己上台演讲,可以做到多少分?
试想,即便旁人不断地鼓励你,对你说“加油,你可以的”
你上台后就会突然表现完美了?
而我们对孩子做的是什么,也就是鼓励而已。
有了这样的同理心,也许你会拥抱自己的孩子吧。
其次,你有没有意识到,
拥有100分的的演讲,必然是要被训练的。
你训练你的小孩了吗?
怎么训练?你思考了吗?
训练中你发现小孩的长处和短处了吗?
只要结果不寻求解决方法的父母,其实是自私。
最后,你给孩子做榜样了吗?
就像“朋友圈缺啥晒啥”,让小孩这样那样,是不是也是父母缺这样那样?
一想到这一点,就觉得父母们包括自己好恐怖,在追求完美这件事情上,真是一个难以填满的欲望大坑。
对孩子降低要求,把朋友圈的那后半句收回去,这是一件关于“放下”的功能。
“放下”欲望的同时,要拿起的是什么,同理心。
我们时常会对孩子这样说话:
“别哭了”、“别闹了”、“你怎么老是这样”
我们也经常以大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
“如果我是你,就不会再看一会电视”
“和你说过了,你怎么不听”
“你如果不按照这样做,当心我打你”
同理心不是“我觉得”,而是“你觉得,一起觉得”,就是以孩子为主,让他感知和表达自己的感觉和想法。
试着多理解孩子吧
他当下表现背后的情绪,是什么?
不管他/她是
哭闹、沉默、快乐、悲伤、兴奋。
#欢迎各位爸爸妈妈提供小孩情绪案例,我们一起分析。更欢迎有经验的爸爸妈妈分享你的同理心办法帮助更多的小孩,让他们少承担期待多自我成长!在此可以留言给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