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感冒药汇总及主要有效成分整理 2018-11-24

感冒药成分及其药理作用

成分 药理作用 功效
对乙酰氨基酚 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长期大量用药会导致肝肾功能异常。 解热、阵痛;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偏头痛、牙痛、肌肉痛、神经痛、痛经。
马来酸氯苯那敏 抗组胺药,作为组织胺H1受体拮抗剂,该成分对抗过敏反应(组胺)所致的毛细血管扩张,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缓解支气管平滑肌收缩所致的喘息,该成分抗组胺作用较持久,也具有明显的中枢抑制作用,能增加麻醉药、镇痛药、催眠药和局麻药的作用。本品主要在肝脏代谢。有嗜睡作用。 减轻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
盐酸伪麻黄碱 促进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而间接的发挥拟交感神经作用。具有选择性的收缩收缩上呼吸道毛细血管、消除鼻咽部黏膜充血、肿胀作用。但对全身其他脏器的血管无明显收缩作用,对心率、心律、血压和中枢神经无明显影响。 减轻鼻塞症状;主要缓解鼻塞
氢溴酸右美沙芬(右美沙芬) 中枢性镇咳药,可抑制延脑咳嗽中枢而产生镇咳作用。其镇咳作用与可待因相等或稍强。一般治疗剂量不抑制呼吸,长期服用无成瘾性和耐受性。 止咳,用于干咳;包括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和咽炎)、支气管炎等引起的咳嗽。
盐酸氯哌丁 主要抑制咳嗽中枢而镇咳,也有微弱的抗组胺作用,无依赖性及耐受性。该成分是苯海拉明的类似物,偶见口干、嗜睡等副作用。 止咳,用于干咳
苯海拉明 抗组胺药,有局麻和抗过敏作用
氯苯那敏 又称扑尔敏, 抗组胺作药。扑尔敏易于透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从而产生中枢抑制和镇静作用,因为组胺可调节人体的昼夜节律和觉醒状态。一方面起了抗组胺作用,干扰了组胺对昼夜节律和觉醒的调节;另一方面是抗组胺药的中枢抑制和镇静作用导致嗜睡。 缓解感冒经常会出现流鼻涕、打喷嚏的炎症反应
布洛芬 抑制前列腺素合成 解热镇痛
阿司匹林 抑制前列腺素合成 解热镇痛(小孩子禁用)
咖啡因 兴奋中枢神经,收缩脑细血管的扩张,减轻抗过敏药的中枢抑制,减少嗜睡的不良反应 兴奋,缓解镇痛
葡萄糖酸锌 锌离子能参与多种酶的合成与激活 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
盐酸金刚烷胺 一种常见的抗病毒药物,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A型流感病毒感染; 抗病毒
人工牛黄 牛黄有解热镇静、镇咳祛痰、抗菌、抗病毒和抗过敏作用,同时对扑热息痛有活化作用,增强解热镇痛效果。 具有清热解毒,化痰定惊之功效。

数据来源:

药智数据 - 中国医药健康产业数据服务商
吃感冒药为什么会嗜睡,是什么成分让你想要昏昏欲睡? - 知乎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