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敦煌是因为莫高窟,那座集历史、建筑、彩塑、壁画的佛教艺术、文献宝库,然而这里最吸引人的除了那一帧帧彩色壁画,还有每一代“敦煌人”的出尘品格和忘我精神。
敦煌是一个需要做功课的景点,无论是自然风景月牙泉,还是历史遗珠莫高窟,想要融入其中,提前看些资料是非常有益处的。
这里推荐一部纪录片《河西走廊》和一本讲述“敦煌人”的书《敦煌:众人受到召唤》。
鸣沙山月牙泉
大巴车晃晃悠悠到下午四点多终于抵达敦煌,到了鸣沙山,旅行目标的倒数第二项—骑骆驼就可以划掉了。
鸣沙山的骆驼都有编号,和牵驼师傅闲聊的时候听他说这些骆驼来自不同的人家,品种也不一样,有的腿长有的腿短,有的是漂亮的浅咖有的是时髦的深咖。
听领队讲骑骆驼一定要跟着骆驼的节奏走,它向上颠你也要向上颠,它向下你也要向下,一定要抓住前面的扶杆,骆驼兄弟可不管你丢没丢呢。
负责我们驼队的是个96年的小伙子,特别热情健谈,一开始并不知道他的年纪,主要是他们的工作服太显老再加上点高原红,让我想都没想叫了人家一声“大哥”,看他惊讶的眼神我就知道这句话有问题。
下山的路上他假装不经意地说“前两天鸣沙山游客更多,我给他们牵骆驼,有叫我大叔的,还有个叫我大爷,真是没办法。”
问起他才知道原来是个96年的小鲜肉,惭愧的我差点一头栽进沙子里。
上山再沿另外一条路下山,四十分钟后从驼背上下来,月牙泉近在咫尺。
眼前的月牙泉藏在沙海之中,走过一片随风飘动的芦苇荡月牙泉映入眼帘,泉边的音箱不断重复播着一首歌—田震的《月牙泉》。
“就在天的那边 很远很远 有美丽的月牙泉
她是天的镜子 沙漠的眼 星星沐浴的乐园”
一首歌唱出了月牙泉的美和奇。
鸣沙山环抱之中,一弯如月似的清泉,涟漪萦回,碧如翡翠,千年不枯,风吹沙不落,蔚为奇观。
月牙泉边建有月泉阁,登楼远望,一汪泉水尽收眼底,无法逾越的沙丘困住的是视野,困不住的是自由的心。
坐在月牙泉边的沙丘上,看着圆圆的太阳在对面两个沙丘之间渐渐落下,暗色的沙丘被橘色的夕阳染个通透,美好、寂静。
夕阳落下,月牙泉周边的蓝色小灯亮起,像是天上的月亮镀上了蓝水晶,掉进了沙漠里。
夜幕降临,躺在软绵绵的沙面上,仰望星空,聆听着微风带起的沙鸣声,心也会跟着平静下来。
敦煌市
敦煌和酒泉一样是汉朝设立的河西四郡之一,受汉文化影响深远,马路边的人行道上每隔一段就有一块青石板,板上刻字,或是霍去病的事迹,或是“沙漠之舟”骆驼的介绍。
敦煌市中心“反弹琵琶”的雕塑形象来自于莫高窟壁画,莫高窟是敦煌的文化象征,市内的很多细节设计都能找到莫高窟壁画的影子。
敦煌有个商业小吃街,走一走逛一逛还是有必要的,但吃饭还是要去街头巷尾找那些不起眼的小店。
驴肉黄面和胡羊焖饼是敦煌的特色,两个人一小份焖饼,一份脆脆的洋葱木耳刚刚好。最爱这里的杏皮水,酸酸甜甜的杏子味,是以前没体验过的。
如果不知道去哪吃,打开美团找一找,评分高的,本地人经常去的店就可以。
莫高窟
80多年前,常书鸿先生放弃一切冒着抗战的烽烟从巴黎来到敦煌,筚路蓝缕,从零开始,之后他把一生奉献给了敦煌。
为了更好的保护、研究莫高窟艺术,常先生成立了敦煌艺术研究所,曾经一批批年轻的艺术工作者追梦而来,又一个个离去。
随着景交车的不断行进,神秘的莫高窟逐渐出现在眼前,远望是密密麻麻的门洞,错落有致地布满山壁。
公元366年,困蹇中的僧人乐僔看见三危山上“忽见金光,壮有千佛”,他坚信这是上天的指示,于是便在三危山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
从此,僧人们开始频繁地在这片戈壁上营建石窟,他们将自己长年委身于逼仄的洞穴中,依靠苦修与冥想,在一片荒芜中开始了对佛国世界的追寻与营造。
多年之后,无名画师们也开始频繁地出入洞窟,他们在墙上作画,在窟中竖起佛像。
西北边陲千篇一律的黄土中,萌芽出了各种交错的色彩,沿着寸草不生的戈壁,信仰顽固地攀爬。
一千多年的时光消逝,三危山上布满洞窟。从北魏、北凉、西魏的佛国,到隋唐的山水、人物、建筑,衣袂飘举,光影交错。
第一代“敦煌人”因为梦想来到莫高窟,每天吃白水煮面条、白菜和萝卜,没有油,冬天打冰水喝,当时研究所的每一个工作人员不仅要工作,打水、种菜、饲养牲畜都是自己来的。
站在莫高窟的匾额前,想象着书中描述的画面:条件艰苦,没有材料,那些老先生便在敦煌做“土沙发”,拿砖砌起来,表面上用水泥抹得很光,然后用麻袋装上草当坐垫和靠垫。
身在世界的边缘,灵魂却高贵优雅。
九层楼是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各个大小石窟分布在九层楼两边,它的最底层是96窟,塑有敦煌最大,世界第三的弥勒佛坐像。
因为洞窟保护的缘故,游客只能参观8座有代表性的洞窟,淡季可以多看四个。
站在释迦牟尼涅槃像前,想起李萍主任接受采访时说: “刚到敦煌工作的第一年,有一天,蒋主任白天讲完158涅槃窟,傍晚,我又自己偷着去了。我发现,佛陀的涅槃像,从每个角度看感受都不同,一些角度是闭眼睡着的,一些角度又是注视众生的。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依旧清晰地记得那个沉浸在静谧与安详里的夜晚。”
绕着涅槃像走了半圈,果然像李萍主任说的那样,不同的角度感受也会不同。
看着色彩逐渐暗淡的飞天,只剩下一尊佛像的藏经洞,窟壁上身体发黑的千佛,听讲解员在耳边说:“这些千佛的身体本来是肉粉色,因为盐碱的侵蚀,很多已经变成了黑色,过不了多久,窟顶的那些佛身也会变黑。”
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所长苏伯民曾说过:“到敦煌的第一天,我就深知,这些美轮美奂的历史遗迹,终有一天还是将灰飞烟灭,绝非人力所能挽回。
可是,一代接一代的敦煌人,仍在努力,也仍要守望。这命运有点像古希腊神话中推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斯,面对终要落下的巨石,西西弗斯依然在推动石头上山的过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维摩居士大乘经》里有这样八个字:“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非常恰当的形容了几代“敦煌人”的生活状态。
参观完洞窟,一定要去旁边的博物馆看一看,那里有历代敦煌研究学者的作品展览,敦煌石窟发展的历程以及碰到的保护难题,如果没有看够石窟,也可以去博物馆的仿真窟再细细看一看千佛的姿态。
出莫高窟的时候遇到了一座正在整修的佛塔,塔身被围起了,在外面只能看见“功垂百世”四个字,这就是“王道士塔”。
王道士因为一篇《道士塔》被定位成“莫高窟的罪人”,但是他死之后很多人却精心修筑佛塔纪念他对莫高窟的贡献。
是非对错,早已成为历史,莫高窟的命运也在自己的轨迹里渐行渐远。
敦煌是一个能让人心平气和,有所感悟的地方。无论是躺在鸣沙山上听风观月抑或是在莫高窟里聆听佛音,亲自体验之后才能理解“敦煌人”的执着,才会知道有些坚持并不需要太多理由,只因为心生向往。
end
我是lemon青柠檬,90后女程序员,喜欢阅读、旅行、写字。 更多游记、书评欢迎关注个人公众号:lemon青柠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