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5,周二,晴、高温
气温28°—37°,体感温度37°,露点温度26°,东南风2级,阵风风速17公里/小时,AQI(cn)23-优。能见度23公里/时。湿度65%,盈凸月照射范围81%,月出16:17,日出5:53,日落19:14。
酷暑的早晨,打开《星火》,阅读《我们曾这样被世界需要》一文,一个字一个字读到作者简介,一张一张照片欣赏,直到看到作者靓照,顿觉周身舒爽,不再热闷难受。
遇见老师的文字浸透着长溪溪水的清澈凉爽和大小叶种茶的芬芳,裹着春风的温柔、春光的味道,字字流香,沁人心脾。
这个世界从来都是需要“文青”的,就像长溪村的老人需要年轻人的聆听,就像长溪村的孩子需要绘画的老师,就像春茶需要姑娘的采摘。
这个世界需要文学,就像人类需要吃饭穿衣。物质喂养人的躯体,文学安顿人的灵魂。《星火》的各种驿站活动都在播种“文学”,让“文学”种在青山绿水间,种在田间地头,种在香樟林中,种在山花的花蕊里,种在山村乡孩子老人的心里。
这些“文学”的种子定会开花结果,让世界充满“文学”味。
今日扬子江文萃推出《一条娃娃鱼》,作者是影视编剧、制片人,家住太湖边,有自家园子,园内有荷塘,某日,友人送来一条七八十公分长的野生娃娃鱼,面对吃与不吃,放生何处?几番纠结的过程成就了这篇文章。读到最后作者简介“逾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以舍为有,则不贪;以忙为乐,则不苦;以勤为富,则不贫;以忍为力,则不惧,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大道之行,向善而为”,我的心里有了许多想法,一是作者有财,能在太湖边上有自建的园子、房子;二是作者有才,是编剧、制片人;三是作者与翟主编是朋友,私交不错;四是文字看似平铺直叙,但写得一波三折。羡慕之余,留下片言只语于文后。
“大道之行,向善而为”。作者及夫人面对友人送来的娃娃鱼,不贪吃,放生于荷塘六年,钓上来两次,两次都放生,都体现了作者及夫人的“善”。
不以小善而不为,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更何况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作者言行一致,不逾矩,向善而为,以舍为有,不贪吃,让娃娃鱼在一个新的环境生存并适应,成长,也说明了人与自然界其它物种之间,只要和谐相处,并能相安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