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关系之我的婆媳关系

夜深了,我完成了所有工作,应该可以舒舒服服睡觉了,可是一点睡意也没有……

想念我的小宝贝了,我就翻看他的班级群,看到他读书打卡的视频,瞬间欣慰了好多。尤其是看到奶奶引导他读书的过程中,我对婆婆的敬佩油然而生……

孩子现在能坚持天天打卡学习,这样看似简单又重复的事情,其实耗费了婆婆很多的心血,这两年,我忙于工作,她在孩子身上付出的最多,帮助孩子养成了这样良好的学习习惯。看到了孩子,看到了婆婆,想起了我们的婆媳关系!

掐指算来,我今年结婚13年有余了,我和婆婆的关系,也是说来话长……

2009,我和老公经他的姑姑介绍认识,我们彼此吸引,就这样年头认识,年尾结婚,我为老公放弃了在郑州刚有起色的工作,当时觉得自己很冲动。

在我们要订婚那会儿,我还在郑州上班,婆婆主动给我打电话商量我们俩订婚的细节和彩礼问题,当时我就很纳闷儿,这不是大人们之间应该商量的事吗?婆婆怎么这样无视我的父母,直接隔过我父母找我商量,不合常理呀!

从那时候开始我就觉得我的婆婆“不一般”,太强势。

结婚第一年,婆婆就开始催促老公给他生个大胖孙子,他一直在他儿子面前叨叨,倒是从来没在我跟前提起过生孩子这件事。我也顺其自然,装作不知道,可我老公就着急了,一直怀疑自己身体有问题,因为结婚一年了我们还没动静,婆婆着急了,把这情绪也传染给了他儿子。不过,那时候婆婆对我挺好,作为长辈,我觉得她在家里除了强势一点外,其他都很好——尤其是对我像女儿一样对待。

当我生了大儿子,她升级为奶奶,别提婆婆心里有多高兴了,像妈妈一样无微不至时刻照顾我、关心我。当然,我们的矛盾也在我生完儿子坐月子里开始频繁发生。

1.隔尿巾的故事

孩子十来天的时候,婆婆出去逛街回来看到我给孩子换的隔尿巾还不脏,就说我太浪费了,而且语气中带着指责。本来我身体虚弱,每天在家里坐月子出不了门,也呆够了,婆婆这样指责我,我心里很不舒服,我就说虽然孩子没拉那也好长时间了,都有细菌了,该换了。婆婆嫌我顶嘴,更加气愤了,我们因此都有些生气,婆婆摔完东西,说不管我了,爱咋咋地,然后自己又出去了!我当时心里很失落也有些担心,天已经黑了,婆婆这样生着气出去会去哪儿那?想着想着,我委屈地哭了,自己还要看孩子还要顾虑到她的感受,不就是一片隔尿巾吗,婆婆怎么就这样小气!老公回来看到婆婆没在家,很好奇,我就告诉他事情的经过,谁知道,老公也开始指责我,说,老妈照顾你也够累的,你都不知道迁就下她?我听了心里更难过了,心情很郁闷,那种不被理解的感受让我脆弱的心瞬间崩塌。也许就是从那个时候我幸福的生活开始改变,我的内心对婚姻开始失望、后悔,还有抱怨。

2.吃饭的问题

我家大宝一岁多那年,有一次,我们全家在一起吃饭,不记得讨论什么,我也加入讨论,当我正说得尽兴时,婆婆一拉脸,劈头盖脸就说,吃饭这么慢,你还不赶快吃完饭看孩子,有什么可说的。我听了,顿时暴燥起来,委屈地哭了,抱着孩子就往门外跑,我在门口的小路上徘徊,非常无助,只是紧紧抱着孩子哭得泪流满面,我后悔自己要孩子,因为有了孩子,我的生活处处不如意,尤其是婆婆对我的挑剔,让我觉得我是家里多余的一个人。

3.孩子上幼儿园了,我的艰难抉择

孩子三岁了,要上幼儿园啦!因为大多数时间我一个人带儿子,我已经脱离了社会很久,非常想上班,所以我早在孩子两岁多点就克服种种困难,把他送到早托机构,早上送下午接,无论刮风下雨,我坚持陪伴了半年。到了暑假,我也及时给孩子在我已经工作的地方报了幼儿园。因为既要兼顾工作又要照顾孩子上学,上班的地方虽然和宝贝的幼儿园仅隔一条路,可因为工作时间和孩子放学时间错不开,我又不能一直请假,所以就和一直待在老家的老公商量,让婆婆来我家帮我带带孩子,这样我们每天也能见面,也不耽误我上班。

孩子刚上幼儿园有一个多月,有一天早上,孩子不吃早饭,我在哄孩子,婆婆看不过去训了我两句,说我把孩子娇惯成啥样了,吃饭还得哄。我一听心里很来气,就顶撞了她几句,没想婆婆摔门而出,嘴里还嘟囔着,说她自己爱多管闲事,以后不管我们了,我自己哄完孩子送他上学就去上班了。中午下班回来,我发现婆婆没在,心里觉得很难受,就给他手写了一份道歉信,没想婆婆回来看完之后还是坚持收拾东西回老家了。那时候,我心里很纠结,我要上班,孩子怎么办?婆婆回家就跟老公商量着把儿子接回镇上上幼儿园,最后在工作和孩子之间,我还是选择了工作。我有太多的不甘心,却迫于自己的能力受限,不能工作孩子两不误,而做出艰难的选择。

4.教育理念的问题——过年炸油条

我真正发现或者是寻找解决我们婆媳矛盾的契机是在2021年临近春节的时候,那个时候我已经有了二宝,他两岁了。

那一天,婆婆准备过年的各样食物,实在太忙了,晚上夜幕降临才开始炸油条,我就把二宝留给老公照顾,帮忙炸油条。婆婆往油锅里放,我用筷子夹着,我们边干活边拉家常,不知道怎么回事我们就说到我大儿子,婆婆批评我说慈母多败儿,你就好好惯着你的儿子,而且还说了一句刺激我的话,当时我特别火,没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绪,竟然开始向婆婆挑战,你凭什么这么说我,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你为什么每次都让别人按照你的想法做事?就这样,我们婆媳口战开始了,我边哭边为自己辩解,婆婆不依不饶还在训斥着我,屋子里的老公和老公公听到我们的争吵声音,都来到了院子里,公公接过我手里的筷子,我委屈地哭着,独自离开了那个家,走在村里的小道上,又黑又冷又累,我不知道去哪里?走到村头,我去了我儿子的玩伴家中,坐了一会儿,看到别人家虽然很穷,没了婆婆照顾,但一家人却很温馨。而我那,虽然有婆婆,却也经常不开心。是不是自己太不知足了,想到这里,我就决定回家了,况且老公也给我发了好几个视频,我懒得接他视频,也不想接。看到七八个未接电话,也知道他们担心我。我悻悻然就自己回家了,回到家,我也顾不上哄孩子,就自己睡觉了,谁也不想理。

但我心里知道,这么多年来,我与婆婆磕磕绊绊,关系时好时坏,都是为了孩子,观念不同,教育的理念不同让我们多次发生口角,但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家。她是我的婆婆不是我的妈,我们彼此都不能完全接纳自己都是有原因的。

5.关系好转的开始——我把小儿子送回老家上学

在小宝两岁多那年,我有想法把孩子送到早托中心,家人都同意,没有像大宝小时候那样,极力反抗我,尤其是老公的怀疑和不理解当时让我特别生气。鉴于家人都看到大宝因为上了早教,语言表达非常流利,普通话也比在老家的其他孩子更标准这一点,大家都特别支持。尤其是孩子的爷爷,他老人家理解我一个人带孩子特别辛苦,举双手同意。就这样孩子适应了半个学期,我当时计划小宝上幼儿园我就在家照顾两孩子都在市区上学,离婆婆远点,还有点亲气,免得再因为家庭琐事或者教育观念的不同,我们再有矛盾、冲突,影响家庭和睦。

可是,计划总跟不上变化,冥冥之中,我担心自己又重复了老大上幼儿园的老路,同时,我的内心又有了想上班的强烈想法,而且面对两个相差七岁的孩子鸡飞狗跳,挣东抢西,我没有方式、方法去应对他们,协调他们,自己经常大吼大叫,甚至对老大大打出手,而且没有什么好的效果,反倒看到大儿子反应很激烈。我发现自己面对孩子们,通常是无力的、弱小的!暑假的一天,婆婆来了,她也发现了两个孩子在一起实在让人头疼,于是痛下决心跟我和老公商量把二宝带回家上学的决定。我当时有些犹豫,一方面想两个孩子在一起有妈妈陪伴,一方面又想去上班,更多的是自己内心再也不想受看不到孩子想念孩子的痛苦煎熬。

这也是婆婆第一次主动提出帮我们带孩子,连一直不同意孩子回村里的老公都同意了,我最初跟他提这个想法,他根本不同意。我想了两天,也下定决心,让婆婆把孩子带回去,省得到时候再像老大上幼儿园那样折腾来折腾去。

没想到,从小宝开始上学,有奶奶、爷爷的陪伴和照顾,孩子适应上学的能力很快。我也发现婆婆对小孙子的教育特别上心,或许是因为证明她的教育比我更好,也或许因为她之前也做过民办教师,很喜欢教育,对她来说即是挑战,也是成长吧!不管怎么说,我也轻松许多,上班照顾大儿子,同时走上了自我成长之路。由此,我很感激婆婆,也意识到她为我们的小家付出了很多,我们内心的芥蒂开始慢慢消融。

我到了周末,只要时间允许,就急切回老家,看到婆婆忙忙碌碌,很心疼他,从心底升起对她的敬佩。以前讨厌她的强势、任性,现在觉得因为她这样的严格要求才有了老公和孩子们很强的家教、家规观念,而且这也不断影响着我,让我更加清晰了自己在管教孩子方面缺少威严和严厉的根源。我从此明白了,对待孩子,不是心里知道要严爱有加,刚柔并济,而是切切实实体现在自己的行动中,这样才能更好地引领孩子们的成长。

我总结下,发现了一个惊喜——当我对婆婆的看法和态度开始发生改变,我们的婆媳关系也在逐步改变

1.我自己想工作,婆婆愿意帮忙带孩子,我首先要尊重他老人,不要指手画脚,说三道四。

2.怀着感恩的心,把婆婆当成妈

3.发现婆婆身上的闪光点

4.更加理解她,作为一个家庭主妇的不容易,尤其是一辈子为家庭倾尽所有,更不容易

我和婆婆的关系就这样经历了无数的冲突、矛盾和抱怨、指责与不理解,到今天的相互支持、尊重、理解和包容。这一切一切的变化,离不开我自己的坚定选择——学习了女性成长,学习了萨提亚。

女性成长,让我看到自己虽然是个成人但自我的内在小孩一直在主导着我的生活,我找到了自己受困的成因,它在我内心种下了一颗叫做“成长之心”的种子。

学习萨提亚,是我真正深入开始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并寻求改变自己,走上成长之路。

是女性成长课和萨提亚,照亮我的方向,让我不断朝清晰自己的梦想并一步步朝着自己的梦想——家导师,一步步迈进!

我终于找到了实现梦想的路径和目标:

那就是学习萨提亚完整课程,不断精进,由此成就我的家导师愿景:

内在和谐

人际和睦

世界和平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