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的距离

今年麦收季,恰逢雨水多,来不及收割的小麦在地里发芽成了常态。从秋天播种施肥,到夏天成熟收获,小麦经历了寒冬又迎来了盛夏,旱时浇水,有草除草,有虫打药,有病治病。再懒惰的农民也不会忍心看着麦子荒废。

青葱到金黄,眼看丰收在望遇到这种情况每个人都不愿看到。然而这种天灾,对于农民来说除了心疼,惋惜,努力降低损失外别无他法。农业靠天吃饭的属性自古便是,固然科技发达也阻挡不了天降的灾害。

丰收在望庄稼在地里发芽的事件印象中有很多。有来不及摘下的棉花被雨水泡的发黑,有成熟的玉米浸泡出发出长长的绿芽,有花生发出白色长芽铺满屋内晾。印象最深的一次是2006年左右,花生收获的时节,雨水连绵不断。为了强收花生,身上套上塑料袋,下到齐膝深的白汪汪一片水里一把一把的将浸泡到着的花生薅出来。接着把花生果直接摘掉放到随身携带的袋里,装满一袋再运出田间。等到雨水消退,踏进一脚就陷入小腿肚的泥地里,开始翻找掉落的花生。就在与天时的对抗中,把人和的力量发挥到最大,将损失降到了最小。在农民的心中每一颗完整的种子都是希望,每一颗发芽的种子都还有价值,每一颗种子都是珍贵的宝物,需要悉心呵护。

年少不知柴米贵,一心厌烦农家事。小时候干农活不能说多,但是每次干心里都不爽快。后来随着年龄的增多,再加上外出求学。对于田间地头的事儿开始逐渐变得陌生却又那么熟悉。第一次用镰刀割下小麦,第一次在午夜的苞谷地排水带,第一次在烈日下装花生秧,第一次盼望着庄稼能一键收获……当往日的烟尘飘散,只留下记忆中的繁忙,热烈与烦恼。

与土地的距离愈远,再见土地的感触愈深。但愿丰收二字常提,减产二次少有,坚守在土地上人少些忧愁的和烦恼。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昨晚又下了一夜的雨,淅淅沥沥,虽然下的不大,却没有停歇,真的是秋雨绵绵啊! 今年的雨特别多,以前听到“春雨贵如油”...
    简爱3628阅读 299评论 2 5
  • 万荣——— 2021:历史将记住这年的自然灾害 水火无情! 公元2021年的农历八九月...
    林智宏阅读 1,538评论 0 1
  • 我本是农民,曾经不知道什么是三农?现在才知道就是:农业、农村和农民。 其实我早就关注了我该关注的事情。只是没有深究...
    大雁f阅读 704评论 18 21
  • (一) 这几年农村变化比较大,由于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资金上的补贴,顺马路条件好的村子大都翻修了房子,硬化了马路,...
    马少军阅读 623评论 0 5
  • 早年,“牛郎耕耕无一日三餐饱饭,织女波波无御寒之衣,” 农民朴实善良,虽然太阳给农民的脸上美容成了黑红色带着亮光的...
    刘传芹阅读 466评论 2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