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VO实现原理

KVO实现原理

KVO是通过isa-swizzling技术实现的。在运行时根据原类创建一个中间类,这个中间类是原类的子类,并动态修改当前对象的isa指向中间类。并且将class方法重写,返回原类的Class。所以苹果建议在开发中不应该依赖isa指针,而是通过class实例方法来获取对象类型。

对象被KVO后,其真正类型变为了NSKVONotifying_KVOObject类,已经不是之前的类了。KVO会在运行时动态创建一个新类,将对象的isa指向新创建的类,新类是原类的子类,命名规则是NSKVONotifying_xxx的格式。KVO为了使其更像之前的类,还会将对象的class实例方法重写,使其更像原类。

KVO会重写keyPath对应属性的setter方法,没有被KVO的属性则不会重写其setter方法。在重写的setter方法中,修改值之前会调用willChangeValueForKey:方法,修改值之后会调用didChangeValueForKey:方法,这两个方法最终都会被调用到observeValueForKeyPath:ofObject:change:context:方法中。

要实现类方法automaticallyNotifiesObserversForKey,并在其中设置对该 key 不自动发送通知(返回 NO 即可)。这里要注意,对其它非手动实现的 key,要转交给 super 来处理。

整个过程是:当某个类的对象第一次被观察时,系统就会在运行期动态地创建该类的一个派生类即之前提到的NSKVONotifying_xxx类,在这个派生类中重写基类中任何被观察属性的 setter 方法。

派生类在被重写的 setter 方法中实现真正的通知机制,就如前面手动实现键值观察那样。这么做是基于设置属性会调用 setter 方法,而通过重写就获得了 KVO 需要的通知机制。当然前提是要通过遵循 KVO 的属性设置方式来变更属性值,如果仅是直接修改属性对应的成员变量,是无法实现 KVO 的。

同时派生类还重写了 class 方法以“欺骗”外部调用者它就是起初的那个类。然后系统将这个对象的 isa 指针指向这个新诞生的派生类,因此这个对象就成为该派生类的对象了,因而在该对象上对 setter 的调用就会调用重写的 setter,从而激活键值通知机制。此外,派生类还重写了 dealloc 方法来释放资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KVC 什么是KVC KVC是Key-Value-Coding 的简称。 KVC是一种可以直接通过字符串的名字ke...
    Jack_deng阅读 4,760评论 0 0
  • KVO KVO 是 Key-Value-Observing 的简称。 KVO 是一个观察者模式。观察一个对象的属性...
    louuXinnn阅读 2,839评论 0 0
  • 前言 Key-Value-Observer,它来源于观察者模式, 其基本思想(copy于某度)是一个目标对象管理所...
    CholMay阅读 8,730评论 6 18
  • 作者:wangzz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wzzvictory/article/det...
    反调唱唱阅读 4,746评论 0 5
  • 一、概述 KVO,即:Key-Value Observing,它提供一种机制,当指定的对象的属性被修改后,则其观察...
    DeerRun阅读 13,395评论 11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