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功利性阅读【近来一段时间疯狂阅读摄入后的些许阅读反思(一)】

  问:我需要什么样的阅读?

  答曰:功利性阅读。

  问:何为功利性阅读?

  答曰:带着目的进行阅读。

  明确知道自己为什么阅读,该怎样阅读,希望从该阅读中获取些什么,如何运用分享从而达成输出。


  问:为什么要功利性阅读?

  答曰:希望阅读过后能有所得。

  阅读是一项永远不亏的投资。需要花费时间,投入时间成本,获取阅读收获,从而提高投入产出效率。


  问:为什么我的阅读过目即忘?

  答曰:用得太少了。and 答(为什么我输出过少?)

  卖油翁曰:“无他,惟手熟尔。”

  若想使得记忆牢固,需反复不断地提取调用,使之真正内化于心,化为己用。

  比如背单词,结合具体句子运用会比死记硬背某个孤立的单词释义记得更牢固。

  比如为了备考而不断刷题以巩固所学的知识点。

  学习的基本原理:获取新知→使用巩固→真正习得。(也即熟能生巧)

  须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问:阅读时该如何运用?

  答曰: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多问几个为什么。

  (1)阅读前问自己为什么读:

  1、为什么读这本书?因为这本书的作者很不错。

  2、为什么读这本小说?因为好看。

  3、为什么读这本历史著作?因为我想了解这段历史。

  4、为什么读这本人物传记?因为我想了解这个人的生平。

  ……这是最开始的浅层因素,受个人主观好恶体验所影响,泛泛而读浅尝辄止,注重了解,属于世界观认知阶段。

  1、为什么读这本书?因为这本书的作者写得很不错,他的思维很开阔,角度很新奇,联想能力很强,脑洞大开,能很好地丰富我的见识与阅历。

  2、为什么读这本小说?因为这本小说的语言简练,金句频出,剧情紧凑,一气呵成,灵巧的描写使得读者如临其境,具有很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我也很想到书里面的世界生活,假如我是书中的男/女主,那我该有多幸福/悲哀/惨烈/励志啊!这本小说能给予我一些启发,以后我也要这么做。

  3、为什么读这本历史著作?为什么刘邦赢了?为什么大家都喜欢跟着刘邦打天下?为什么项羽自刎于乌江不跟过江东?为什么虞姬要自刎?

  (好吧,这段有点儿牵强附会了,反正读史能明智确实是在理的)

  4、为什么读这本人物传记?因为这个人有很多值得学习之处,若能加以实践应用,必可事半功倍。阅读就像直接与之对话交流,毫不费劲地学习其优秀的成功经验,从而更好地赋能自身获得更好的成长。

  ……这是更深层的因素,由实用目标所导向,注重阅读获得结合自身实际,属于方法论实践阶段。

  (2)阅读中问自己怎么读:不动笔墨不加思索不读书,阅读要时刻留意自己的感悟与随想随记。

  (3)阅读后问自己读了怎么用:比如输出读书笔记、书评等进行分享汇报。学习刘邦的知人善任从善如流,对项羽的固执己见予以警惕等。


  问:为什么我的阅读速度过慢?

  答曰:读得太少了。and 答(为什么我难以输出?)

  相关的阅读输入匮乏,大脑中枢的知识域存量不足,毋论提取与调用。


  问:我该读什么书?

  答曰:凡书皆可读,选择在自身。

  那问题又来了:我该怎么去选择?

  答曰:适合自己的便是最好的。

  阅读观是不断变化发展更新的,但阅读观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也,需要量的积累才有质的飞跃实现。

  在混沌开元之初,我的阅读认知观是无的,通过不断的大量阅读摄入,才慢慢形成了专属于我个人的阅读观。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书海无边,书帙浩瀚,阅读无从下手。此时参考一些推荐书单,阅读一些评分高怎么读都不亏的书作,广泛扫读贪婪摄取。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沉溺于书海中挣扎多时学会了浮沉潜泳,迷失于书山中徘徊许久学会了曲径通幽。总有那么一些书是合频道对胃口的,使得置身其中,难以自拔。

  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有些书读过返寻味,是值得一读再读回味无穷的。

  最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别人的是别人的,终归不是自己的,也不一定适合自己,阅读这码事儿需要自行实践,从别人处的所听所看皆仅可作为参考借鉴罢了,此书好不好值不值得该不该读全在于自身。


  问:“读书破万卷”过后真的“下笔如有神”吗?

  答曰:不一定。

  读书破万卷能更好地破下一个万卷。



  灵魂拷问:阅读是为了什么?

  答曰:获取所需的养分以供自己更好地成长,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升自己的气质,从而实现个人升华,达成质的飞跃……

  放屁!简直一派胡言!

  居然能脸不羞红地扯出这么一段冠冕堂皇的悦耳说辞来,真不愧是你!


  再拷问:阅读有什么用?

  答曰:妙不可言。



  在我看来,阅读是逃避现实世界的最好方式,没有之一。

  沉浸其中,毋论尘世喧嚣。

  阅读是最公平的,无论何人阅读,皆一律平等。

  我们通过阅读不断补充个人的世界观认知,完善方法论实践。



  之后的阅读打算:

  放缓阅读速度,减缓阅读摄入,重读值得再阅的著作,并增添有关的阅读输出。


  慢即是快,少即是多。

  把书读薄,把书读厚。


  共勉共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