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冷,不善交际,似乎成为学霸们给人的刻板印象。印象当中,学霸们总是推着眼镜,穿梭在宿舍与图书馆之间,如同独行侠一般,即便与人结伴,也只限于一到两个人,难免让人觉得这日子过得太孤独了。
然而换种想法会怎样?五到六个人,或者十几二十个人结个伴,相约去看书,去学习?
似乎印象当中,不是学着学着就想着出去玩,就是讨论来讨论去变成了聊八卦,要小伙伴们同时学习,也不太现实。
美国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将大学生分成两组,A组只有一个人,B组有五个人,然后让他们分别完成数棋子的任务。结果是B组完成得比较快。
然而科学家们换了一种任务,让两组去写一篇关于柏拉图哲学思想的论文。结果出乎人意料。A组虽然只有一个人,但很快在三天之内找齐了材料,将论文完完整整写了出来,而B组,虽然一开始增加了很多发散思维,但在成文的时候,五个人分别对立面的许多观点与对方争论,致使本可能三天内完成的论文拖到了一周之后,而真正用到的文献与观点与A组相差不大。
孤独这件事,竟能使一个人打败五个人?
科学家自此得出一个结论:简单的任务交给集体去做的时候,效率变高,而涉及到思考,思辨这样复杂用脑的问题,集体的效率就会变低。
看到这里,我突然理解了一件事:
小时候写作业的时候,大人酒精厂告诫自己,不要跟小伙伴们交头接耳。
但年幼的我口服心不服,结果讨论来讨论去,变成了,我们大家去抄那个学习最好的同学的作业。作业失去的练习的价值。
为了考研,为了考证书,我们自己也曾为自己定了许多计划目标,然而事实上,我们害怕孤独,喜欢与朋友相处(包括二次元朋友),无法忍受长时间用脑带来的低血糖症状,而这些,恰恰是学霸善于忍耐的。
学霸从来也不是学霸,他只是在适当的时候坚持独自面对一切。
孤独也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成绩,却可以创造你想要的成绩。
其实不光是学习,步入社会以后,其实我们很多时候会感觉到比学校当中更加孤独,初入职场,我们小心地带上了职场人的面具,分散各地的朋友们很少能够陪伴在身边,背井离乡求学求职,每当万家灯火,难免也会寂寞难耐。
曾几何时,自己变得离不开应酬,无法独自一人?
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口中只剩下了微博微信上的观点,人云亦云,却唯独少了自己的思考?
什么时候开始,书柜里的书开始落灰,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所以有时候,远离一下集体,学着进入所谓“学霸”的心境,意不在于自欺欺人,而在于体验那种孤独,将脑袋放空,去发现更多以往没有看到的真相与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