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潇洒姐出了一本新书,必然是要入手的,有签名版,嘻嘻,那必定是签名版了。可惜年前下单得比较晚了,来不及发货,年后才收到,不过想来过年期间发生的种种,加之潇洒姐书中的内容,愈发让我相信也许就是命运让我晚点看到这本书,让我对于人生有了更多不一样的想法吧!很喜欢潇洒姐的前言部分,那种真实的窒息和恐惧感我也有过,却不太懂得如何描述,潇洒姐的文字,让我能够感同身受,又让我有种找到了同类的感觉,所以潇洒姐这个前言的标题真真是扣题啊。我曾经有过难找到同类的纠结而矫情的感受,每当这个感受出现我都喜欢听孙燕姿的《同类》。今天看完潇洒姐的书再听这个音乐才发现,自己当时理解的同类过于矫情了。自己没有找到同类,源于自己还够上她们的同类。
她看上去得到了计划中的一切“我一直都在问自己,是不是在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活法的步骤:1. 观摩活法;2.研究自己;3.发现意义;4.踏上征途;5.循环往复。
是不是特别简单。我看到的时候也觉得超级简单,自己细细想来,道理简单也容易理解,也许能否做到就没有那么简单容易了。我自己就是一个例子,按照步骤回想,连第一步都不算严格意义上的做到了,忽然间自己的年龄,有种心惊的感受,一种迫切的紧张感。观摩活法,最起码我要确定自己想要的是哪种活法,对照自己的榜样(突然感觉这个词好陌生哦),分析自己与榜样间的差距,深刻反问自己这是不是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在路上行进,中途偶尔停歇偶尔迟疑,循环往复的坚持下去。我想坚持一次,因为姐妹生病的事情,以前的我从未想过的事情,开始偶尔浮现脑海,若隐若现,我描述自己的第一个关键字“矛盾”也体现的愈加明显,我会时而感到时间紧迫,愈加珍惜时间,加速成长;时而完全放纵自己沉迷在言情小说中,只为逃离而沉迷,我内心的矛盾加深,可是自己又没有找到有效的方式来缓解。
还有人会问,如果把一切都计划了,那么生活中的惊喜呢?事实上谁也无法计划一切,只能筹备好基础条件——计划负责“万事俱备”那部分,惊喜负责“东风”那部分。生活的现状是所有外力和内力共同选择后的合力,是所有变量叠加经过意志决定后的共同结果。计划就是大局观和整体结构,是去处,是意义,他们才是最重要的出发点。我一直随性而为的原因就是这句“如果与惊喜”,看完潇洒姐的话内心真是想说,活得不够明白,想得不够彻底啊。我总是安慰自己说,不要过于计划,否则人生还有什么乐趣,你还能体会到意外的惊喜吗?那我少了多少意外的快乐啊。之前和姐妹们出去玩,我不是跟团就是当甩手掌柜,因为这样貌似处处都是惊喜。偶尔想来总感觉哪里不对,又找不到哪里不对,今天想来是我的旅行缺少了那种了解与认知之外的惊喜,我所谓的惊喜其实是因为无知带来的知道了而已。这种惊喜怎能与计划与认知外而获得惊喜的纯粹与震撼相比呢?想来我是把无知当做了惊喜,在这个年龄还犯这种认知的错误实在是……,不过还好现在的我发现了。
当初每一个辗转迷茫的选择,都可以使用归纳法清爽地分为四大要素:追求、痛苦、启迪、决定性瞬间。而其中最神秘的,一定是决定性瞬间。与其说是那些时刻召唤了人们,我宁愿相信是人们通过漫长的执念召唤出了那些瞬间。
人往往确实有些重大决定是瞬间决定的,我是平常人,可是平常人也有自己的重大决定。比如我毕业的时候义无反顾的要进去化妆品行业,因为我喜欢瓶瓶罐罐,在这瓶瓶罐罐中我隐约能看到的是一张张美丽的笑脸。工作近5年,对于自己的认知也愈加明晰,我确定自己喜欢文字,想一直与文字一起,故而工作也开始逐渐转型。每次的决定在我身边的人看来都是一瞬间的事情,我也感觉是,事后想来是源于长期关注与对于自己认知的加强才做出的决定。这种决定看似瞬间,却润物细无声。
如果不刻意想办法,Tomorrow is a same day。
看到的这句话时,猛然想起我曾经特别喜欢的这句“Tomorrow is another day”总是让我相信明天一定会好的。也许当我渐渐长大,现实并没有这样,这句话就慢慢远离了我的脑海,我喜欢潇洒姐的这句。我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感觉自己的每一天好像都是一个样子,懒得起床、匆忙的吃过早点、忙碌的工作、夜晚回家、看电影刷微信、吐槽杂七杂八等等。有时候自己甚至怀疑自己就像生化危机中的假人一样,每天按照固定的程序生活。实话每当看到这类电影的时候我内心都有种深深的恐惧,害怕电影中播出的就是当下我正在经历的。我只是有感触而已,谢谢潇洒姐的这句话,让我更明晰自己现在真实的情况。我是一个如此喜欢新鲜感的人,长时间如同静止般的生活让我找不到方向,貌似好像每天都没有什么可以开心的事情,有甚者居然也渐渐不知道该如何愉悦自己了,这挺可怕的,生命最怕的就是没有那抹鲜艳的色彩。
我还知道,“人一切痛苦,本质上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每次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都会默默的点头认同,却从未认真的想想自己为什么认同。为什么认同又不思考呢,因为我怕痛,也怕对自己愈加愤怒。从小学开始就学习英语字母,初高中我的英语曾经还是不错的,可以说曾经也优异过。这些都抵挡不住高考中我英语的滑铁卢,让我愤恨吧。从那时起,我就基本就放弃了英语,大学也就是看看剧。却不会认真的学习英语,哪怕偶尔认真一下,我总是无法坚持下去,总是想放弃。可想而知,我的英语现在到底有多差了。所以有时候姐妹之间说起工作,提到英语,我的态度都会隐约变得很奇怪,内心总是有一丝丝烦躁,想来是愤怒了,对自己英语无能的愤怒。今天把这种感受写出来的原因是我想正视这个事情,不再逃避,既然因为不好而愤怒,那就好起来嘛,今年的新年愿望加上一个英语,网上说英语流利说要掌握5000个单词左右,看看剩下的时间,估计我每天要记20个单词才可行。不想对于自己无能愤怒,就奋发起来吧!
我停了几秒回了他:”我最懊悔的事之一,就是年轻时候,以为这些都离我太远。“
我不知道的其他人怎么理解的,我依据上下文想到的就是我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份工作吧。我是从培训讲师转为培训助理,再做到市场策划的。做培训助理的我了解并基本掌握了培训整体安排与进度的掌控,做市场策划是我了解到了一个行业中一个品牌运营的主要支撑点。那个时刻我开始意识到原来其实想要了解一个行业一个公司,其实最好的职位是总经理助理。我的一个朋友毕业第一年做的就是这个职位,理所应当,她了解到的、触及到的,比我知道要多要细。我们是同一年毕业,因为在最初工作意向的不同,引导我们工作的走向也不同,我因后面的机缘巧合也走向了跟她相似的工作。在这种不同中,我亲身印证了,工作做到好与坏没有捷径可走,然而想要了解一个行业或者一个公司是不是自己想要的还是有捷径的,助理这个职位真真是一个好选择,可以迅速了解公司的大小事宜,从中可以断定适合不适合自己。
无论我们的生命还有三个月,三年,还是三十年,难道不都是有限的吗?三年难道才应该珍惜吗?三十年难道就应该稀里糊涂过下去吗?我们无论现在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本质都是向死而生。趁早精神是:一个人应该有信念、有权利、有能力、有方法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当初写:“要么旅行,要么读书,灵魂和肉体,至少有一个在路上”这样的句子,就是为描述朝向终极理想路上的某点,因为旅行和读书通常是通向那点最接近的手段。还有另一种手段,可遇不可求,通常是高峰体验,是一颗圆满和一刻空无,或是愤怒和狂喜,或是濒临疯、濒临死。人们为追寻它们找到一个方法,就是预先写入Bucket list,遗愿清单。
以前的我,确切的说,哪怕是去年2015年的我看到这段文字,也只会匆匆扫过,嗯,有道理。可是今天的我感触颇深。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自己是一个勇敢的人,事实发现自己还是蛮懦弱的。为什么匆匆略过,因为从来不敢正视。现在却逼得我不得不正视这个问题。我最要好的姐妹生病了,在一切美好正缓步走来的时候病了,病的那么突然又迅猛。去年看什么《滚蛋吧,肿瘤君》,现在的她居然也凑热闹生病了,我心里时常想来就酸酸涩涩的。实话,她已经接受治疗了,可是有时候还是恍惚的以为她没有回广州,只是请假在家玩,而不是病了。记得有次她微信跟我说,她现在想的比较明白了。人其实就算不生病,也许也会有其他的意外,现在她好好听医生的话、配合治疗。10年20年都不成问题,再说医学还在发展,后面会有更有效的药。未来谁会怎么样,谁都说不准。因为她,潇洒姐的这段话我理解的更深了,那条路是我们每个人的归路,有长有短、有精彩有平淡。我们改变不了归路,那就让这条路上开满鲜花,当我们回首往事时,不留遗憾。
亲爱的,加油!本来还想说因为介绍这本书给你,所以写的认真点,可是思绪还是太乱了,希望你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