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忙碌和焦虑充斥了我整个大学生活,
尽管在同龄人眼里我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尽管追求目标的过程非常艰辛,
我还是感谢生活给了我一些阶段性奖励。
爱丁堡,港中文,诺丁汉,利兹,浸会,威斯敏斯特的offer就是现阶段最好的答案。
所以,这一期想分享的是我总结的有关学习的tips,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适合你的方法才是最好的。
只希望这些建议能够带给那些正在准备考试的人一些鼓励,能够给那些决定终身学习的人一些支持,希望你们感受到在学习的路上,并不孤单。
01
■ 「专注精进」是搞成一件事的必备条件
我相信大家都听说过格拉德威尔的一万小时定律:“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尽管网上有不少人diss这句话,认为人生来有天赋智商的差距,也不是每一个人努力后就能变成世界级大师,当然我也承认,不过世界上又有几个智商140+的天才呢?大多数人都是平凡人,在一件事上下苦功也不见得立竿见影,马上就有回报。但是如果你不扎根,不专注是一定不会有回报的。
我从小就不是「别人家的孩子」,方方面面都是中游,爸妈也从不激进的逼迫我成为了不起的人。
直到上了大学,我决定出国留学开始,英语学习就成了四年的日常。为了达到理想的成绩,每天早上6点起来晨读英语,每天需要背300-400个胜经词汇, 每天完成一套阅读题,再将最难的那一篇全篇翻译,每天精听两篇听力,一遍遍听,错了就重新开始;每天写一篇作文,反复练习句型和框架,这一坚持就是两年,直到我拿到了理想分数,英语学习也从未停止过...
如果说我有什么锦囊妙计,第一条就是专注。我并不是一个多聪明的人,也不是从小就出类拔萃,只是因为大学每一天都去图书馆,每天去的时候都做着重复的事,才会在四年后得到阶段性回报。
正是因为我不够聪明,无法在同一时间内做好所有的事,所以我对自己的要求从来都是,一个阶段我只做一件重要的事。
02
■ 自律是让人自由的捷径
很多人都会把自律挂在嘴边,很多人也知道自律的人往往更容易成功,但我一直认为,自律是一个「反人性」的存在。人的天性是偏向舒适的,谁都不想每天学习工作完还要到健身房跑步,谁都不想每天都要记单词读新闻,谁都不想在难得的周末还要起早看书学习,我也是一样。
可是,如果你有个无论如何都有达成的目标,如果你有一个无论怎样都要实现的梦想,如果你有一个拼尽全力都有去到的远方,只要它足够坚定,那「自律」或许就没有那么难了。
高三的时候因为长时间的学习消耗了我大量的精力,内分泌严重失调,心率一贯跳到了140,每天走路都像是踩在棉花上。身体开始敲起了警钟。于是,毕业的暑假为了让身体变得强壮,我开始去到健身房。一开始,跑半个小时就会大喘气,甚至有一次直接晕倒,妈妈很心疼我每天回来的状态,认为底子弱就不应该频率过多的锻炼。
但为了身体强壮,这是必经之路。一个月后,在教练的帮助下,肌肉量体脂量起来了,身体和精神状况都好了很多。三十天不间断的锻炼让我从此爱上了健身,从高三到大四,每周三次身从未间断。
为什么在学习任务如此重的情况下还要坚持健身?因为我可以因为它保持一个更好的学习状态,我可以有更强壮的身体去支撑精神上的疲惫,更重要的是因为健身的自律,让我无论做什么事,意志都非常坚定,变得同样自律。
不要因为你无法坚持就加倍的责怪自己,这是人类正常的舒适心理,但是好好想想那个目标是否在你心理还不够的坚定,如果不够清晰,你的身体当然无法打败你的大脑,逼迫它去做「反人性」的行为。
所以,先确立自己的目标,然后列出你需要做的事,先让自己在一件事上做到自律,培养习惯,余下的改变自然而然就会发生。
03
■持续的输出和输入同等重要
从小的填鸭式教育让每个人都只学会了听别人说,只进不出是中国教育的最真实的写照。我们培养了很多基础教育的翘楚,培养了很多应试教育的高手,但是能够把理论运用到实际的人却微乎其微.
我是一个只注重输入的人,每天必须要学习多少东西,完成所有任务才能证明今天的学习成果,但学习效果可想而知,无限的输入让你的知识越来越满,水满则溢,最后剩下的却寥寥无几。
当我意识到自己看过的书没有办法向朋友和家人很好的传达时,意识到想写篇作文却提笔忘字怎么都没有思路时,我发现了问题的所在。我查了很多的资料和书籍,找到了两种最适合的方法来帮助自己输出内容。
▲结构性思维
结构性思维,顾名思义,将你想表达的内容结构化框架化。先将你的结论得出,然后记下3个论证这个论点的理由,最后用事实来支撑理由。
eg.我认为阿德勒的《被讨厌的勇气》是一本很有意义的书。
首先,这本书很清晰易懂。通过两个人对话的方式,将晦涩难懂的心理学知识很直观的表达出来。
其次,这本书能够刷新认知。很多人有原生家庭决定论的固定思维,但这本书告诉我们成长环境不是决定我们行为唯一动力,决定行为的是我们看待过去的思维。
最后,这本书让人觉得很温暖。书里的那个既迷茫、焦虑、胆小困惑的少年仿佛就是我们每一个人,那些困扰了我们幼小心灵的问题在书里都得到了解答。
▲头脑风暴
在我不知道如何将观点输出的时候,脑暴是我常用的一种方式。我会将想表达的内容用几个词在白纸上写下来,再结合结构性思维的论点论据和事实进行阐述,这样就会得到几个大的框架,归纳整理来完善自己的输出内容。
除了口头表达的输出之外,文字也是一种需要练习的输出方式。就这样,「鱼小姐的杂货屋」诞生了,从一开始的磕磕巴巴到现在还需删删减减,输出已经变成了一种习惯。输出是一次再知识化的过程,将你输入的内容重新学习一遍,比起闭门造车使劲塞进脑子,这样的学习效率将会更高。
04
■不断反思成长才会更加迅速
反思似乎在很多人看来是错误的对应词,从小犯了错误家长和老师都会让我们反思写下悔过书,从别人那借来的内容当然不会有利于我们成长,所以同样的错误接踵而来。
这几年,我习惯了奔跑,很少有机会停下来去看看走过的路摔过的跤,很少去反思和总结一些经验。直到进入探月学院以后,爸爸对我说这次工作我对你只有一个要求,每天写一篇实习日记,一个词一句话都可以。一开始,我非常抵触每天做记录,刚开始的内容都是草草了事。
直到有一天工作出现了失误,导致用户体验极其糟糕,我迫切的想要在本子上记录我的感受。我记起了朝克老师提到的方法:
▲stop停止、keep保持、start开始
在错误发生时不是一贯的责备自己的错误或是抱怨他人,而是冷静下来思考是哪里出现了错误,下次应该停止什么行为,重新调整应对的方法,保持什么样的态度。
eg.这次错误是只顾自己方便没有考虑用户体验造成的。
Stop: 所以下次需要停止只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
Start: 开始学会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
Keep: 保持自己知错就改的态度。
在这之后,无论是我情绪、工作、学习中犯的任何错误,我都会用这种方法记录下来,慢慢的我发现我偷懒的次数、粗心的次数越来越少,遇到相同事情时,过去的经验会马上出现在脑子里提醒我不要重蹈覆辙。
不要害怕犯错,每一次错误都是难能可贵的财富,只有犯错你才知道自己的不足,重点是如何反思自己的错误,让它不要再继续困扰你。
05
■给自己制造一个「学习场」
不得不承认,学习环境非常重要。很多人明明在图书馆学的vividly,回家想继续奋战,到家后却被床、电视剧、零食所绑架,让学习变得拖延。
这是因为「家」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休息的地方,在一贯你吃喝玩乐的地方想要逼自己学习,你未免也太苛求自己了。所以这个时候,就应该在家里也给自己养个「学习场」。
我们家书房是我养的场,在这里我贴了很多励志鸡汤激励自己不断的学习。当然,我也从不苛求自己,给自己立过要学习多少小时才能休息的flag,只要求进到这个房间,电脑手机一律不准带,想要玩的时候就去客厅。所以每次到这个房间,我的状态就会非常好,学习和工作效率都很高。如果你觉得在家里学习效率不高,不妨试试给自己养个「场」吧。
这一期和大家分享的不是具体的学习方法,更多的是一些学习思维和习惯上的想法,当然大多都比较主观,是我的经验所致,如果你有好的想法也欢迎和我讨论。
如果你喜欢这个「学习」主题的话,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鱼小姐的杂货屋」。这是一个通过文字分享学习和生活的平台,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勇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