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第三天,天气依然晴好,秋高气爽,天高云淡,这样的天气适合出游,也有着让人特别想去户外的念头,我选择了居家宅着。
七天的假期,不经过呀,大致看了下日程安排,前面过去了两天,后面已有两天有安排了,除去计划外的,也只有三天时间在家了。虽说女儿大了,已参加工作了,按理说我们也该过属于自己的生活了,有着自己的朋友圈,做着自己喜欢的事,不再以子女为中心,围着子女转,但在她放假回来的时候,不知觉还是回到了她的那个中心,还是想着能够好好陪陪她,能够烧点家中的饭菜给她吃。
长期吃不到家中的饭菜是有念想的,这点我有亲身体会。刚参加工作时,离家虽不是很远,但那时是在一个小乡村,交通不便,通讯也不便,回来的时间不多,与家中联系的机会也不多,只有单位一部座机,没有特殊情的,是不好意思经常打电话的。
印象中那时好像还是单休吧,一星期只休一天,想回来只有早上回家,晚上就要回单位。从那个小乡村出来,一天只有一趟班车,上午一次,固定的时间,回程也是如此,只有固定一个班次,坐车回家显然在家呆不了多长时间,时间都浪费在路上了。
遇到节假日时间长一点,回一次家,最想的就是吃着家中的饭菜,到家的一刻,看到母亲迎接的笑容,满心的温暖,看到母亲忙碌的身影,满满的感动,似有说不完的话,一直倾述倾述。遇到母亲因工作外出,虽已帮我准备好了饭菜,心里仍觉空落落的。
看到网上的视频,子女回到家时,第一句话是叫妈妈,第一件事是找妈妈,不管多大也是如此,特能感同身受,曾经我就是这样,想必女儿也有这种心理吧,久离家乡,回家的时候,想看到我笑脸迎接,想有着我陪伴,听她说说工作的事情,听她讲讲生活的笑谈。女儿参加工作后,回到家中,尽量都是和她在一起,一起吃饭,一起聊天。
先生与同学小聚去了,节假日除了外出旅游,还有一个重点就是朋友小聚了。我和女儿俩人在家,菜不多,每样都是她爱吃的菜,普普通通的家常菜,吃着竟然竖起大拇指点赞,不停感慨还是家中菜好吃,不知该高兴还是难过,这是褒赞我的厨艺呢,还是透露自己生活的不易呢,牛肉烧萝卜、青椒肉丝、猪耳朵炒辣椒、小白菜、水豆腐汤,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家常菜,却如此感慨。
晚饭后,我们出去散步,没有去常去的体育场,也没有去街心花园,沿着公路,避开了吵闹的街道,避开了人群,一路走一路聊,更多的是她在叙述,讲述过去的经历和感受,主要是上大学以后的事情,很多事是我没听过,也是不知道的,没想到她毕业后三年,吃了很大的苦,受了很多的累,超出了我的想像,很心疼。这也是一种成长吧,温室的花朵禁不住风吹雨打,可听着她叙述自己遭受风吹雨打的过程,还是心疼的,我终究是平凡的妈妈,终究不能脱俗。
偶尔插话其中,讲述我类似的经历,表明我的观点。又一次的陪伴中,又一次的聊天中,彼此也有了更深的了解,不知何时,我们又互换了角色,感觉更多时候是她在开导我,学会放下,做真正的自我。孩子,真的长大了,我们快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
国庆长假,趁我还有能力为她服务,趁她还有时间享受我的服务,居家宅着,彼此陪伴,静享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