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想的疆界:我们怎样不走火入魔?

影评:《致命ID》

《致命ID》作为一部名声在外的电影,与其说是犯罪剧,悬疑剧,不如说是心理剧,更名副其实些。第一个在电影里导入心理病症来贯穿全剧构思的,不得不说是个天才。如此,创作的疆界一下子天大地大起来,尽可以设定种种具有深意的细节而一点不担心会有逻辑衔接上的困难。情节越是曲折离奇,越是吸引粉丝们一寸寸地解密,享受沉醉期间的乐趣。当然,我不是一个逻辑控。可能是心老了,不再相信世界是按逻辑运行的了,故事要表达的那份情绪成了我看剧的牵引。

本片,看完最让我咂摸的就是片名。“致命ID”,ID指的可以是按照号码牌死去的一个个人格,也可以是剧中几个人共同的生日。更可以是,一种诱发犯罪,精神分裂的基因,剧中的胖子似乎就具有这种天生的ID。当然,电影的开头结尾都出现了胖子的小诗,“当我经过楼梯,我遇见一个不存在的人”,罪犯童年的阴影,家庭不完整,爱和温暖的缺失似乎都在为其用疯狂臆想世界的多重人格在现实中连环杀人寻找合理性。医生同情他,治疗他,用医学终于费劲地证明了胖子的犯罪完全受制于人格分裂出的自己,不受自己控制,得到了免责送医的结果。但,送医路上,胖子那个寻求报复的小孩的人格再次出现,在现实中杀死了医生。车子颠簸向前,影片的留白处理把最后的最后留给观众猜想。能怎样呢?不同人格在一个体内反复抗衡,互相残杀,无非是坏的人格出来杀了人,好的人格出来平衡缓解,坏的人格继续杀掉好的人格,如此往复,一直纠缠。就像片子里退役警察象征正义,在追寻正义路上中途死亡一样。

医生能确认胖子活在多重人格的状态,却无法消除这多重犯罪人格的社会危险性,最后为此送了命,也将把这份危险带到看不见的远方。究竟,现代文明给予精神病患的免责特权是真正的仁慈还是自以为是的高尚?又有多少实质正义躺在形式正义的血泊里含冤而亡?恐怕只有上帝知道哪个更好一些。

其实,每个人,除了无尽的外部世界需要我们一生去探索外,都有一个探索不尽的丰富心理世界。只是,在这条路上,探索者寥寥,且大多浅尝辄止。酷爱探索心理世界的,多是天才或疯子。如果够幸运,探索的领域和世俗所归类的艺术沾上那么一点关系,在现世或后世往往被冠以天才大师先锋。如果不巧,没那么幸运,探索的是犯罪等领域,那可就要被归于疯子了。就像武侠世界常说的,真气倒行,气血上涌,走火入魔。魔性就在每个人的血液里。芸芸大众呢,魔性和天使性的配比在公众能接受的范围里,成为了正常的一般人。疯子呢,对自己纵容了些,当对于内心的探索到了极端,幻想的疆界无限地扩大再扩大,巅峰的兴奋和自由会引向哪里,连那个开始探索的自己也是预料不到,刹不住车的。走火入魔,其实离每个人都绝非远在天边。

大脑的功用如此复杂,内里如此精密又波谲云诡,我们出生时却没有附带说明书,非得耗费一生时间去小心调配,适度使用,真是遗憾。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喜欢早睡,也习惯了早睡。晚睡会失眠,中途醒来也会失眠,有时候真的很苦恼。而最近不知道怎么了,总是习惯了半夜醒来,此...
    家庭说事阅读 2,732评论 0 0
  • 注册什么账号啊什么的有些要发验证码,然后那个按钮有一分钟倒计时,每次都以为要在那个倒计时之前输入验证码提交,直到刚...
    writeBug阅读 1,703评论 0 0
  • 今天还在简书上第一次写文章,暂且把它当做是我的日记本吧!
    雪雪儿阅读 76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