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上有一个“21天效应”,即往往一个好习惯在21天左右就能养成。
暂且不去判断这个理论的正确与否,起码自己这一路做下来,心倒是静了不少。
以前的自己,心浮气躁,手也跟着浮躁,总想摸点什么。闲下来,就想摸手机,摸电脑,摸身边的人,有时也会自摸。
对小时候的自己来说,《三国演义》、《水浒传》和《中华上下五千年》就算得上是大部头了。为什么那个时候可以静心读书,长大后却变得浮躁了?身边除了数学书就是编程书,输出的不是公式就是代码,还有无数的算法和bug,我的生活完全被程式化了。
虽然衣服上赫然写着7个大字:人生苦短,我用python。倘若用了一辈子python,那才是真的人生苦短。
每天的时间就那么多,如果全部放在学习上,固然很理想,理论上会一直进步,知识体系会越来越完善,专业技能也会更加炉火纯青。可大脑不是cpu,更加需要散热,需要冷却,需要关机、重启和休息。
阿健说,每个人都是一个车轮,争先恐后地前进,不断地把身体地各个部位都交替地轧过路面。远远望去,每个人的后面都是一道道深深浅浅的车轮印。一阵风过后,路面一切寂然,等待着下一批来袭的车轮。
实验室的任务再忙,每天也可以抽出一小时的时间来读书写字——或是整整的一小时,或是零散地拼凑出来的一小时。哪怕读点无脑小白文,写点“我”字连篇的自嗨文,这感觉,也是极好的。
先说读书。
首先,读书从来就不是像一些人吹捧的那样,读得多了就能上天。它只是一项兴趣爱好而已,就像运动、旅行、电竞、摄影、刷剧、美食、睡觉一样,没有谁比谁高尚。以读书甚多而自我标榜者,也不在少数。仿佛自己发现了宇宙的真理一样,时常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对所有的一切,指指点点。有些人终其一生也目不识丁,却能够洞悉世间万物。私以为,若是心中有善,读书就是锦上添花;否则,就算读再多,也只是空有一壳皮囊而已。
读书只是一件小事,喜欢了就去读,烦了便放下,就像吃喝拉撒一样自然。朋友中,喜爱读书的不在少数,闲来聊上几句感想,也是一件幸事。
再谈写作。
暂且就叫写作吧,因为自己的水平如此,实在不敢当。
初中写日记,后来被爹看了,就没有再写。高中写自嗨文,都是在QQ空间。那时,流行互相在空间留言、评论,写写一个花季少年的芳心杏事,或一个共产主义接班人的人生理想,纯属自嗨。大学毕业后,就发现了简书,这是一个神奇的地方——风格简约质朴,专题各式各样,简友和蔼可亲,并且没有广告。最主要的是,编辑器简洁清新,没有一点冗余,实在是写作好去处。
后来尝试写了第一篇文章,甚是激动,自己反反复复读了好几遍——不是因为自己写得有多好,而是这排版风格太美观!随后就开始犹豫要不要发朋友圈:觉得写得烂的,可能会嘲笑我;觉得写得好的,可能会嘲讽我。最后还是发了,毕竟有这种想法的,肯定不是真朋友;剩下的,肯定都是认同我的观点和文字,并乐于接受我的分享的。从此,自己每次精心写好一篇小白文,都会分享给大家,然后再去简书专题投稿——对自己的每一篇文章,我都希望在第一时间让身边的朋友看到。
希望能够读书破万卷,口吐莲花,谈笑风生;下笔如有神,激扬文字,挥斥方遒。
我不是最好的程序猿,但我喜欢和其他人一起,去成为那道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