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责任和勇气

2018年6月11日,河南信阳的小学老师李芳挡住疾驰而过的摩托三轮车,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学生的安全;9月4日,内蒙古呼和浩特的丁燕桃把身边的两名学生推开,而自己却被轿车拖行了好几米,最终将生命定格在了二十八岁。

他们平日里兢兢业业,坚守岗位,为孩子们播散知识和希望,关键时刻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教育箴言。

每每看到这些消息,心中总是热血沸腾,久久不能平静,一是为中国能有这样的好老师而感到骄傲,二是与他们相比,自己的付出显得微不足道。

我时常在想,到底要怎样才能真正的去把学生教好,毕竟现在的学生越来越捣蛋,心灵也越来越脆弱,他们的很多行为已经远远的超出了一个学生该有的态度。

左思右想,虽然一部分在于环境,但更重要的还在于我们教师。有时候我甚至觉得教师的责任关乎着国家的未来发展,毕竟所有的人都需要到学校接受教育,最终又融入到社会当中。他们在学校所受到的教育会影响到他们的一生,他们对生活的态度怎样,在事业上的成功与否,都无不和中小学老师给予的教育有关。或许,这也是教育部颁布《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行为十项准则》的关键所在。

中学生本就处在一个懵懂的时期,他们对社会、对生活的认知都来自于我们教师,教师的言行举止,教师的教育指导,有意识无意识当中,都会留在学生的脑海里。包括一些学校对教学的安排,对活动的设置、班级的调整。所以,学校的每一次决定也都得为着学生的未来做考虑。他们今日所不知道的,他们未来未必不会知道。如果因为一个决定而影响了他们的一生,造成的伤害是无可挽回的。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这句话是多么的发人深省,是多么的催人奋进。

当我们在抱怨孩子难以管教的时候,我们也该反过来问问我们自己为孩子确实做了些什么。时代变了,很多人的观念也变了。特别是近些年来,一些教师因为惩罚学生而受到不公平的待遇,饱受了一些挫折,导致了社会上呈现一片消颓之风,于是自怨自艾,无心事业。

事实虽然如此,但我们也不能就此而忘记了自己当教师的初心以及身负的责任。

苏东坡我们都知道,二十多岁就被宋仁宗许为未来的宰相,但是他一辈子不仅没有当过宰相,反而越贬越远,生活也越过越困窘。他没有抱怨,也没有苟且度日,最终都能够在当地有所作为,造福一方百姓。科学家几十年的时间持之如一的坚持做一件事,他们一生都在奉献着,从来顾不了自己的名利。要说中国人的精神,这种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精神才是我们中国人最应该继承的。

当官的责任在为民,当老师的责任就应该为学生。我们时常会讥讽一些当官的不进取就是不作为,当老师的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们也该反思自己是否认真备课了,上课的时候是否用最简洁的语言把晦涩难懂的问题讲得浅显明白了。在生活当中,真的把学生当孩子一样来爱了吗,真的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了吗。孩子毕竟是有感情的人,他们也是最纯真的人,若是我们真这样做了,我想他们虽然嘴上不说,心里肯定也会存着感激。

有的老师确实付出了,但最终却落得学生的厌烦。那是因为他的付出只是强劲的去逼学生,而没有花心思来逼自己。其实只要自己肯逼自己,肯花功夫去学习专业知识,加强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上课的过程当中,不仅学生听起来容易入耳,老师上起课来也异常的轻松。

很多老师都是有孩子的人了,我们试想,如果自己的孩子长大了,我们必然也会想着给他找一个负责任的老师。而水平欠缺、不负责任的,或许我们自己都不能放心。想要别人对自己的孩子负责人,那么首先自己也要对别人的孩子负责任。

纵使环境让我们暂时的陷入困境,但并不妨碍我们积极的作为。凤阳小岗村十八位村民顶着全国多重的舆论压力最终开创了全新的局面,前不久江苏常州市的一所小学展开了对学校惩戒制度的讨论,并提出具体有效的整治措施。他们这种“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敢于坚持正道的执着精神,无疑鼓动振奋着我们。

“良农不为水旱辍耕,良贾不以折阅废市”,作为教师,我还是一句话,不管周围的环境如何,重要的是,我们自己心里要清楚自己该干什么。

(作者:杨红泉,笔名南陵野王; 1990年6月出生,云南省陆良县人, 毕业于曲靖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现属陆良县上赛小学校点负责人兼语文教师, 南边文艺第四届签约作家,威宁县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诗人协会会员,出版个人作品《懵憧集》《西洲梦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