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之汉字源流故事

“家”的汉字源流故事

最初,我们的祖先是在树上“架木为巢”的。大约7000多年前,他们转到地上盖木房子为屋,并开始驯养野兽为家畜,猪就是人们最早饲养的家畜。为了防止外来的侵袭,那时房子的结构一般是上下两层,上面住人,下面做猪圈。因此,凡是有“猪圈”的地方,也住着人,有“猪圈”,也就是有“人家”的标志。

(1)后来经过演变,“家”的“猪圈”这一本义消失了;

(2)“人的住所”这个含义却保留了下来。

随着社会发展,“家”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

(3)周代以男为家,以女为室,有家(夫)有室(妇),叫做“成家”;

(4)春秋战国时期,“家”又发展为学术流派,如儒家、墨家、百家争鸣等;

(5)后来,“家”又用来指有专门学问或技能的人,如作家、书法家、专家;

(6)另外,“家”也用作量词,如一家人。

家,甲骨文(宀,房屋)(豕,猪),像屋里养着一头大腹便便的猪。猪是温顺、繁殖力旺盛的动物,对古人来说圈养的生猪能提供食物安全感,因此蓄养生猪便成了定居生活的标志,直到现在还有少数保留古风的客家人在居所内圈养猪只。造字本义:蓄养生猪的稳定居所。有的甲骨文将猪简化成。金文突出了“豕”的尾巴形象。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隶书将篆文的“豕”写成。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有人说:“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故事。千百年来的风俗礼仪,社会结构、伦理道德、哲学思考、审美意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黄帅_360d阅读 4,520评论 0 2
  •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fén) 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
    洛阳女儿名莫愁阅读 14,955评论 5 2
  • 预警慎入:本文超过9000字 前文说到猪的形象与星宿之间的关系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在不同星宿之间有过流变。 西方七宿...
    海麟阅读 8,552评论 1 12
  • 迂回是一种战术 撤退也是一种战术 给爱情一千个理由 从山谷空蒙的回声中 逃离 逃离 心花怒放如一种呼唤 在天涯海角...
    当代诗人云烟阅读 1,729评论 2 2
  • 嗨!亲爱的徐公子,徐老师,现在好! 很高兴认识你,认识你是我的福气!能够跟着你一起学习真的好荣幸,曾经我也有过这...
    非凡梦阅读 3,16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