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聘大型企业时求职者常会遇到一关独特的测试。考的题目既不能提前准备,也不明白题意所在,更不清楚企业对于测试结果会有怎样的评判标准,可谓“一头雾水”。对于此关,江湖人称“职业测评”,或是“性格测试”。以下文字不严格对二者作区别,均指企业用于寻找符合特定岗位的人才、或是个人用来了解职业兴趣的一种辅助测试工具。作为人力资源从业者,听到求职者对于性格/职业测试的疑惑乃至诟病,不禁要为它叫一声“冤枉”。如果说简历可以化妆、笔试能够练习、面试接受技巧的话,那么性格测试,就是能让你“天然去雕饰”,去展现真实自我的最佳机会了。
在思考怎样应对性格测试这独特的关卡之前,我们需要先弄明白它的基本含义。
性格测试能够以一种采访般的、游戏化的方式在较短时间内提供了解一个人的更多角度,并且长期大量的实验证明测评结果具备参考价值,因而常常被企业用于筛选人才。测评题目多为描述性语句,让参加者判断哪一种陈述更符合他们的思维和行事方式。该测评的目的是得出测试者的性格特征和行为特点,为其未来的工作表现进行倾向性预判。在职业测评专家的眼中,“性格”可以用来区分人们在某种给定情境下所作出的反应。由于不同的工作环境要求人们作出的反应不甚相同,性格也就没有好坏之分,而只有合适与否。举例来说,图书管理员和珠宝鉴定师的性格相似性,一般会比和消防员的相似性更高些。除了评估候选人是否具备某一岗位所要求的特质外,一些企业还会透过测评评估候选人是否符合公司或团队的整体文化。
尽管性格测试已发展出了多种多样的形式和流派,受到题目使用的描述语言、答题者对题目的理解、答题时间限制等因素的影响,预测有效性还是有限的。因而在进行人才选拔时,企业不会单独参考该测试的结果,因为性格测试结果直接淘汰候选人;而是会与其他招聘工具结合起来使用。毕竟我们也不会同意,世上芸芸众生的独特性能被几种性格类型所归纳和区分。
对于公司来说,性格测试是一种甄选人才的方式;对于个人来说,尝试做些性格测试,不失为一种帮助自己了解个人优势、发掘职业兴趣的工具。目前比较常见的职业测评工具包括MBTI,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DISC性格测试,Big Five, Harrison Assessment,PDP性格测试等等。它们的测试风格和所得出的分类或有不同,但其中所传递的理念是相似的。
掌握了以上最基本的背景知识,你应该不再觉得性格测试有多么神秘和难以准备了吧。因为它本就是不需要准备的。即使你想要努力表现出一种不属于你的性格倾向,设计严密的测试也会包括许多降低“假装”概率的题目。性格与企业的要求稍有出入不要紧,如果面试官看到你测评时"faking"的概率过高,牵涉到诚信问题,可就更没有机会了。
因此,面对性格测试,最佳的锦囊就是认真审题,轻松和诚实地选择最接近你内心想法的答案。
读完这篇文章,也许你可以尝试以下行动:
在网络上寻找专业的测评提供商,为自己做一次性格测试,参照测试结果,分析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职业优势。
再精美细致的地图也无法带你到达目的地,但行动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