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自己和闺女都有了一个突破,很激动,必须记录一下。
下午全家出动带着俩孩子去蹦床工厂玩。公公婆婆年龄超限,老公腰痛,全程陪护老二的重担自然落我头上了。
我一直守护着老二,看他反复地玩一个游戏,直到玩够了才换另外一个游戏。最后,老二被几个男孩吸引了。那几个男孩年龄不大,但是玩魔鬼滑梯轻车熟路,小儿科。老二看得心痒痒,跃跃欲试,但是当他坐到边上往下一看,被吓住了,垂直的滑道,那么高,任谁看了都有恐惧的感觉。
这个魔鬼滑道我早前硬着头皮滑过一次,还是很恐惧,再也没玩过。坐到边上我也晕,恐惧得很。
小男孩很友好,看到老二很想玩的样子,一直鼓励他,传授技巧,告诉孩子滑下去的时候把眼睛闭上就没那么害怕。虽然男生好奇、无畏的冲劲驱使着老二很想滑一把,但他的年龄实在太小,还是怕。我没有强迫老二,告诉他,如果不敢滑没关系,你还小,等长大一点就敢了。如果想试试妈妈愿意帮助你。
老二极度想尝试又临阵退缩,来来回回试了几次都不成功。我们的热闹吸引了老大和她的小伙伴,更多的孩子聚拢在魔鬼滑道,胆大的孩子纷纷往下滑,两个孩子看得更是心痒痒。我鼓励老大试试,老大也极度想试,但是一到边上往下看就又退缩了。
我还想鼓励孩子的时候,老大突然说:“妈妈你先做个示范。”
老大这句话真是把我装进去了,让我进退两难。如果滑,我的心理恐惧还没克服,自己都怕得要命;如果不滑,怎么给俩孩子做示范,怎么能鼓励他们勇敢尝试?我告诉孩子,妈妈也害怕。正犹豫间,别的孩子对我说:“阿姨,不用害怕,没事的,滑下去很刺激的。”
看着孩子渴望的眼神,我告诉自己不能退缩,豁出去了!这时候我想到了院长课上讲过的例子:一群家长过高空独木桥,很多人不敢走,后来有一个家长喊了一句“为了孩子拼了!”其他家长纷纷豁出去,最终他们都突破了自己。但是,院长批评了这些家长,不能打着孩子的旗号。家长的突破归根结底是为了自己。现在的我,算是被孩子逼着突破自己,但我是为了突破自己而豁出去,不是为了孩子。
我终于坐到了边上,准备往下滑。低头一看滑道,很恐惧,不敢滑了。所有的孩子都在鼓励我,我想到了刚才一个孩子说闭着眼睛。我一沉思:豁出去了!先把整个身体慢慢下沉,最后一松手,闭着眼睛,尖叫着滑下去了。
滑到底部停住后我回头看上面的孩子们:我成功了,我突破了自己!好像也没那么可怕,除了后背感觉有点受摩擦、被腰带硌着不舒服。
我赶紧爬台阶上去,我对老大说:“你看到了吧?妈妈做示范了,你来试试吧!”
老大还是不敢,依然要我再示范。这一次,我没有过多犹豫,深吸一口气,又尖叫着滑下去了。
滑了两次后,我发现自己的恐惧感已经消失无踪,我完全克服了!我很兴奋,跑上去继续。
我继续游说老大尝试,老大还是不敢。我自己又滑了几次,从第四次开始,我不再尖叫。这个魔鬼滑道确实很刺激!
滑了几次后重点做老大的思想工作,鼓励她一定要滑一次,突破自己。看得出来老大极度想滑,如果她不突破,不滑一次,她会懊恼很长时间,像以前的我一样。
终于,老大同意尝试了,尽管过程很漫长,但是我耐心鼓励,教她技巧,最终孩子滑下去了。滑到底部,我看到老大的表情,虽然有点难受,但更多的是兴奋。她很快爬上来,告诉我后背疼,委屈得想哭。我拉开她衣服一看,半个后背红了一片,有两处还破皮了。我明白,是因为老大下滑的姿势不对,她是躺倒着滑,衣服没有掖进裤子里,下滑过程衣服被卷起,背上的皮肤直接跟滑道摩擦,难怪会破皮!
我赶紧安慰老大,告诉她破皮的原因:“妈妈知道了,因为你没把衣服掖进裤子里。妈妈刚才滑的时候也觉得有些难受,但是因为妈妈衣服掖进裤子里,所以妈妈没有被磨破皮。”我帮孩子掖衣服,从来不愿意掖衣服的孩子,这会也乖乖地让我掖。
重整妥当,我让老二尝试第二次,我传授经验:“妈妈第一次滑的时候,恐惧感是百分之百。滑下去一次后恐惧感只有百分之四十,滑了第二次后,恐惧感为零,我再也不害怕了!你要想克服恐惧,多滑几次就可以了。”同时我观察别的孩子下滑时候,上身直立,靠屁股坐着滑下去,这样就能有效避免擦破后背了。
我尝试着用自己观察到的方法,成功了!坐着滑下去更刺激,一点也不难受。
我把这个技巧传授给老大,老大虽然没有完全掌握,但看她一次比一次滑得好,相信掌握技巧只是早晚的事。
虽然我每次问老大恐惧感克服没有,老大都说还是害怕,但是她敢一次接一次地滑,我相信,下次我们再去,她一定敢滑!
很高兴,我突破了自己。更高兴的是,我通过自己示范,有耐心、有方法地引导孩子,让孩子也突破了自己。
勇敢突破自己,我们都会越来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