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学校恐惧症研究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1、目的
学校恐惧症的诸多因素中,学业适应、同伴关系、情绪等变量都是实验可控因素。
我们认为学校恐惧症的核心要素是学生对与学校有关的各种事件有关的焦虑恐惧情绪。
我们认为本研究要进一步探讨学校恐惧症形成的心理机制,并采用SPCS系统对学校恐惧症的治疗有效果。
SPCS系统将传统的咨询理论同认知心理学的知识分类观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治疗神经症方面做了一些积极的尝试,教会患者如何自我控制情绪、调整情绪,使学校恐惧症得到彻底的根治成为可能。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研究假设
本实验采用了观察法、访谈法,认知疗法及行为疗法中的放松训练。
结合暗示性学习技术、冥想技术和情感组织者技术对6名学校恐惧症来访者进行心理治疗个案实干预研究。对学校恐惧症形成的心理机制进行分析探讨,并尝试性地运用SPCS系统对学校恐惧症来访者进行治疗。
假设一:学校恐惧症的发病心理机制是消极的条件性情绪反应循环放大的结果。
假设二:SPCS系统+认知干预技术对于学校恐惧症的干预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