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风起陇西的故事起点源于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背景是公元228年,诸葛亮发动了第一次北伐战争,战略意图是出其不意攻取曹魏陇西五郡,但是正在攻打之时,曹魏派五子良将之一大将张颌前来救援,但是不知道张颌大军从哪条路前来,关键时刻,蜀国潜伏在魏国的间谍代号白帝传来情报,张颌走瓦亭道过萧关,不走番须道。于是诸葛亮主力去了瓦亭道,只派了马谡去守番须道口的街亭。然而,情报有误,张颌连夜奇袭街亭,获得了关键战斗的胜利,导致了战争局势的逆转,诸葛亮被迫退兵,原先占领的天水等郡又重新回到了曹魏的手中。战后蜀国总结失败教训,固然马谡贻误战机,但是情报的重大失误才是整个战役失利的关键。
于是,这部剧的主角们——谍报人员,上场了。
隐蔽战线的交锋浮出水面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失利,引出了隐秘战线两支力量的交锋,一个就是蜀国的司闻曹,另外一个就是魏国的间军司。当然,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情报工作“间”和“反间”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孙子兵法·谋攻篇》有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如何知己知彼,就需要情报人员的参与。孙子兵法对各种具体应用都有着超前的描述。《孙子兵法》的用间篇第十三论述了“兵法五间”:因间、内间、反间、死间和生间。因间、内间、反间三种是利用对方人员,死间、生间两种则是己方人员潜入对方内部。大秦帝国中的苏秦就是死间,为了齐国的覆灭付出自己的生命都在所不惜。还有赵主父,为了打探秦国虚实,白龙鱼服潜入秦国,还冒充赵国使者。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越国的苦心孤诣固然重要,但是西施郑旦的美人计也相当关键。可以说,隐蔽战线的斗争虽然基本上没有在正史上过多的着墨,但是生死攸关和刀光剑影一点都不输战场的金戈铁马和热血厮杀。一个优秀的间谍可以抵得上一支军队。可以说,正是隐秘战线上默默无闻的工作者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血泪教训为正面战场的胜负奠定了基础。
第一集的故事是明暗交织推进剧情的,首先先说明线。
明面上蜀国的王牌——白帝
刚开篇就引出了蜀国潜伏在魏国的王牌间谍——白帝。为什么代号叫白帝呢?白帝在我国文化中是指五方上帝之一,即西方白帝少昊。五方上帝分别是:东方青帝(太昊)、南方炎帝(神农氏)、中央黄帝(轩辕氏)、西方白帝、北方黑帝(颛顼,也称玄帝),也就是三皇五帝中的五帝。我推测,蜀国司闻曹可能存在五大王牌间谍,以五帝命名,因这个人埋伏在陇西,所以代号白帝。白帝的真实身份虽然没有明示,但是明眼人一下子就看出了天水郡主簿,同时也是郡守郭刚的亲信陈恭,就是蜀国王牌间谍白帝。其他四位是否会上线,我们拭目以待。
信任是个奢侈的东西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贵乎诚信。但是百分百的信任是稀有的。人们总会根据自己与他人关系的远近亲疏赋予信任的程度,所谓疏不间亲,就是这个道理。但是间谍又是一类特殊的人员。他们的目标是深入敌人的阵营,在保持自己人恒久信任的同时,还要同时获得敌人坚定不移的信任。只有获得了这两种信任,才能够获得情报,并且源源不断的将情报输送回己方,给正面战场提供安全保障。间谍的信任已经不能用珍贵来衡量,这是他们赖以保命的底线。如果你获得了,你就可以生存下去,如果你失去了,可能就是一命呜呼,并且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可能永远不会有人知道。可能这就是荀栩感慨的,“一日为谍,终生为谍”。他们的人生也需要被关注。他们人生的尽头到底是什么?会有幸福美满么?我的心中的问号腾然升起。他们会得到信任么?
白帝得到曹魏的信任么?
有吧,但是并没有得到所有人的信任。陈恭从曹魏的基层做起,在战斗中救了天水郡守郭刚的性命,从而获得了他的信任。他救郭刚是有目的的,郭刚何许人也,是魏国建威将军郭淮的侄子。郭淮是负责镇守陇西的都督,只要攀上了郭家,就逐渐接近了权力的中心,对情报的获取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陈恭的救命之恩,郭刚对他知无不言,连自己的底牌烛龙的存在都和盘托出。但是我总觉得郭刚每次跟陈恭说话,透露事情的时候,像在试探陈恭。而且后面他和糜冲的对话,也证明郭刚没有表现的那么单纯。但是后面他对陈恭的深信不疑,我又有点怀疑了,可能这也是一个暗线伏笔。
曹魏的间军司司马糜冲就对陈恭产生了极大的怀疑。因为实在是太巧合了,都督行辕失火,附近林中有民马的马掌印,只有陈恭一个人是骑民马的,虽然他也被扣在行辕七日,但仍然可疑。可以说,糜冲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谍报人员,见微知著,善于合理推演,活动安排缜密,并咬住线索不放。白帝虽然在前面几个回合中躲过了糜冲的重重障碍,但是糜冲就像一只甲鱼一样,死死的咬住了陈恭。可以说,糜冲是白帝在曹魏能否顺利获取情报的变数。并且有糜冲的步步紧逼,陈恭的伪装能否一直奏效,这也是对他的重大考验。
不知道为什么,我在糜冲和陈恭的斗智斗勇中,我仿佛看到了李涯和余则成的影子。明明余则成就是共党,为什么李涯在获得证据的道路上永远在最后一刻掉了链子。糜冲和陈恭的斗争不也一样么。我好喜欢王骁饰演的糜冲啊,忠于职守,直觉非常准确,不放过一点蛛丝马迹。
白帝遭到蜀汉的怀疑么?
这简直是一定的。北伐之所以失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白帝传回的错误情报。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必须是司闻曹需要总结反思的重点。司闻曹是杨仪一手创立,冯膺主抓的情报机构。蜀汉没有拿到上帝视角,站在蜀汉的角度,情报是白帝用密语书写,揭秘的雕版只有冯曹掾拥有,情报是不可能传错的,被替换的可能性也很低。杨仪的态度是激进的,希望无论情况如何,一定要稳准快的解决问题。但是冯膺还是比较谨慎的。他不肯相信白帝的背叛,于是派了游枭前往探查,结果就在跟白帝会面的前夕被糜冲派人暗中盯梢,幸而林良看到了陈恭送出的信息,及时中止了会面,但是游枭也因此殒命。这么多巧合凑在一起,白帝叛变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但是冯曹掾第二次依然给了白帝一个机会,派了荀栩去实行锄奸计划。因为荀栩和陈恭的特殊关系,他们既是八拜之交,陈恭更是荀栩的表妹夫,于是,这个锄奸行动也是冯曹掾给白帝自证清白的一个理论上的机会。
白帝悲催的心路历程
站在白帝的视角,他都要哭了。他明明得到了准确的情报,并费尽心机的传递了出去,然而战场的发展却出乎了他的预料。更令他不安的是,郭刚轻描淡写的一句“因为被烛龙替换掉了呀”,在他强行保持波澜不惊的表情下,按耐不住的是心中早已波涛汹涌的浪花。原来一个神通广大的谍报人员早已渗透到了蜀汉内部。烛龙是谁?他知道我是白帝么?他如何替换我的情报?他还知道什么?更悲催的事,从郭刚的口中知晓,烛龙不仅替换了他的情报,而且早已把本次要跟他接头的游枭告知了曹魏,这个游枭此时就是来钓他的诱饵。这说明,烛龙并不知道白帝的真实身份。生死攸关时刻,他机智的通过花篮传递了情报,及时阻止了和游枭的会面。问题是,游枭的牺牲,仿佛更加坐实了他的叛变。他百口莫辩。他明明都做到了,却腹背受敌,他的艰辛有谁知?于是最后他眼含热泪的说出了那句“怎么办?怎么办?”。是啊,白帝应该怎么办呢?
这里,给陈坤的演技点赞。这是一整集以来,最触动我的地方。他眼角噙着的泪水,鼻翼眼泪刚刚蒸发的痕迹,紧锁的眉头,沉重的语气,告诉我们现在遇到了他人生中最艰难的时刻。此刻,竟然他得不到自己人的信任。明明烛龙才是那个偷梁换柱的人,但是自己人不知道啊,甚至还有可能对自己进行锄奸行动。
我好想替他说,为什么你们不信我,我太难了。
荀栩就得到司闻曹的信任么?
在外执行任务的人得不到信任也就罢了。司闻曹内部的人就都是值得信任的么?由于司闻曹内部可能混入了魏国间谍,司闻曹内部开展了一个自查活动。荀栩作为靖安司副司尉,内部调查的时候,仍然要倒吊着进入水中,不断地考验着生理极限,通过和冯曹掾的谈话得知,荀栩虽然认识陈恭,但是前面根本不知道陈恭就是白帝。这个绝密情报此刻只有冯膺和荀栩知道。但是知道了这个绝密情报,意味着有特殊的任务,就是锄奸行动。或许,冯膺对于荀栩还是信任的,但这个信任也是有限的,他还是留有后手的,一方面用升职来激励荀栩,另外一方面在荀栩出发的时候,冯膺还给他喝下了出外勤例行的毒药,三个月如果不回来服用解药就会毒发身亡。荀栩也是知情的,他很不屑,说到“你这又是何必呢”。
也许,他忘记了,情报机关从不相信任何人。
下面是埋在第一集下面的暗线
暗地里魏国的底牌——烛龙
最后谈一下一直活在台词中的重要任务烛龙。烛龙从一开始就经郭刚之口,出现在我们所有人的眼前。但是烛龙是谁?甚至是否有烛龙的存在,都只有曹魏这边的人知道,蜀汉甚至都一无所知。但是我们从侧面不难看出来,烛龙的能力非凡。白帝的情报是专门的密语书写的,也有专门的渠道运送情报。那么说明祝龙不仅掌握了白帝的专属密语,也控制了他的专属渠道。并且,他对司闻曹的部署也是了如指掌。能够及时将游枭的情报反馈给曹魏方面。间军司糜冲可以毫不费力的找到接头的游枭并紧跟不放,游枭甚至都没有察觉,这就烛龙强大的一个证明。但是有一点,目前也许烛龙并不知道白帝的真实身份,说明这个身份此前只有冯膺一个人知道,这个情报暂时并没有扩散出去,但是相信以烛龙的力量,最后查出来也是迟早问题。
留给蜀汉的时间不多了。
蜀汉管理层的互不相信
第一集关于曹魏的上层最高也就到天水郡守郭刚。但是蜀汉最高管理层却一览无余了。蜀汉名义上的皇帝刘禅,实际掌权人兼托孤大臣诸葛亮,还有另外一个托孤大臣李严。诸葛亮集团,下面有杨仪,冯膺,以及他们下辖的司闻曹。李严这边就是狐忠,目前还没有看到其他人。这两厢就斗的精彩了。诸葛亮一心为公,而李严则一心想顶掉诸葛亮,他也不相信诸葛亮所谓的“相忍为国,合则两利”,他自己想做话事人,第一步就是要拿下情报机构司闻曹。表面上,由于北伐的失败,诸葛亮被贬连降三级,但实际实力毫发无损。李严坐不住了,还是要抓住街亭情报案死磕到底。我不禁为诸葛丞相捏了一把汗,丞相也是内焦外困,他也急需从街亭情报案中解开谜团。于是,街亭情报案,就是所有人的关键一环。
小结
悬疑剧的第一集非常重要,因为整个故事的线头全部都要明里暗里的埋下,看似不经意,到后面都是关键问题的线索。我觉得风起陇西的第一集明暗斗争的交织中,首先气氛已经烘托的十分到位了。诸葛亮、杨仪、李严这几个历史上出现的真实人物,塑造的也比较符合他们历史描述的性格特征。诸葛亮的忠君爱国,顾全大局,杨仪的急躁,李严的只顾个人利益都塑造的很到位。我太喜欢俞灏明塑造的杨仪了,“我要的不是过程,是结果;复杂也是你的问题;你必须给我快点结案”,简直活脱脱一个资深明学专家。
第一集最后一幕,白帝面对曹魏和蜀汉双方的调查,仍然坚持本心,受困于该如何让司闻曹知道烛龙的存在,焦虑到落泪的一幕,非常的触动人心,特别能让人共情。当我们收到质疑的时候,当我们受到委屈的时候,何尝不是这样的悲愤交加。另外,作为情报机关,对于工作人员的防背叛手段也着实让人心寒。
另外,为了防止荀栩背叛,冯膺给他喝下了毒茶。反推一下,难道对于白帝,司闻曹就没有给他上个保险么。通过荀栩的回忆,我推测一下,陈恭的妻子翟悦,应该就是司闻曹给陈恭上的那道保险吧。
间谍的不被信任的人生有啥意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