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学驿站:答伦彦式书23

往岁仙舟过赣,承不自满足,执礼谦而下问恳,古所谓“敏而好学”,于吾彦式见之。别后连冗,不及以时奉问,极切驰想!近令弟过省,复承惠教,志道之笃,趋向之正,勤惓有加,浅薄何以当此?悚息悚息!

谕及“学无静根,感物易动,处事多悔”,即是三言,尤是近时用工之实。仆罔所知识,何足以辱贤者之问!大抵三言者,病亦相因。惟学而别求静根,故感物而惧其易动,感物而惧其易动,是故处事而多悔也。

心,无动静者也。其静也者,以言其体也;其动也者,以言其用也。故君子之学,无间于动静。其静也,常觉而未尝无也,故常应;其动也,常定而未尝有也,故常寂;常应常寂,动静皆有事焉,是之谓“集义”。集义故能无祇悔,所谓“动亦定,静亦定”者也。

心一而已。静,其体也,而复求静根焉,是挠其体也;动,其用也,而惧其易动焉,是废其用也。故求静之心即动也,恶动之心非静也,是之谓“动亦动,静亦动”,将迎起伏,相寻于无穷矣。

故循理之谓静,从欲之谓动。欲也者,非必声色货利外诱也,有心之私皆欲也。故循理焉,虽酬酢万变,皆静也。濂溪所谓“主静”,无欲之谓也,是谓集义者也。从欲焉,虽“心斋坐忘”,亦动也。告子之“强制”正“助”之谓也,是“外义”者也。

虽然,仆盖从事于此而未之能焉,聊为贤者陈其所见云尔。以为何如?便间示知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是一部难得的我能看的进去的外国名著。 经常看见别人引用《基督山伯爵》的情节,我在想到底是本什么样的书,到底描绘了...
    王丽燕199阅读 4,615评论 10 9
  • “生存跟生活一字之隔,我们却要付出更多地心力去维护” 个人觉得,现在年轻人压力大,其实主要还是没钱。没日没夜的工作...
    吃西瓜会肚子痛阅读 3,085评论 0 0
  • 时光来到立冬的驿站, 与你一起品味年末的故事。 你是故事的主角, 寒风为你舞蹈。 你不是故事的主角, 寒风为你鼓掌...
    小剧在成长阅读 2,593评论 2 5
  • 阳光剪碎树叶,背负着七月的零零碎碎,八月终于以不可逆转的姿态,奔入既定的轨道,七月,再见。八月,你好。 ...
    如颖随行是太阳女神阅读 3,570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