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最近很多人应该刷到,余杭区某服务中心电话拨打无人接听,到了现场才发现电话筒被悬放。
这一新闻让很多人估计觉得杭州并不像宣传那样是服务型的政府,作为一个在杭州生活了14年的人,我觉得余杭区某服务中心的事件纯属个例,杭州各部门对前去办理业务的人服务和态度放眼全国都是首屈一指的,“最多跑一趟”并不只是口头说说,也不简单是宣传用语。
因此事我倒是想起10多年前在老家办事遇到的困难和阻碍。
大概11-12年前,我老婆当时在我老家,有次去镇上赶集,我妈骑着三轮车,她坐在后面。街上人流量很大,她抱着小孩。等她注意自己的手提包时,包已不翼而飞。
包里现金倒是没多少,但是里面有她的身份证和小孩的出生证明,找肯定是找不到的,只能去补办。
身份证补办很简单,出生证明办起来就相当费力了,比我想象中麻烦得多。
我断断续续花了半年时间才把出生证明重新办了下来。
为何要这么长时间?
原因是我那时在杭州上班,也没有车,每次回老家只能办其中1-2件事,当然如果在家里不出来,一周内应该也可以办完。
我现在也没法记得全貌,只能凭记忆描述个大概,10多年后的今天或许流程也没这么复杂。
先得去小孩出生的医院开具证明,然后我还得找村里大队开证明,镇派出所开证明,父母双方的身份证原件复印件等等。
因为每个地方上班时间不同,镇里离县城又有一定的距离,有时不凑巧一天只能办一件事。
记得先去的医院开具证明,医院说你得去县里的卫生健康行政部(名字可能有误)那里申请。我遇到的所有难点主要集中在县城的卫生行政部,记得排了半天队,接待的是一位中年女士,她非常不耐烦,说你材料没带齐。问她还需哪些材料她又不说,冷脸相对。
我那时也是脸皮太薄,见她如此只能悻悻而归,试图在大厅找到具体要求的材料却又无果。
只能凭自己查询到的信息,去办理需要的所有材料,如村委和派出所开具的证明,这两条其实都很简单。
等我把所有材料准备好,再次来到卫生行政部,依旧遇到的上次的女人,她依旧冷脸相对,态度不耐烦,说还是办不了。问她还缺什么?她这次倒是回复了,说还缺一个登报挂失的证明。登报挂失当天的报纸原件需要带来。
还要登报挂失?我一脸迷茫,关键是我压根不认识任何一家报社,也不知如何去联系报社。我最气愤的是上一次来问她需要哪些材料,她却不说。
就在我走投无路之际,我想到有位高中同学在县里工作,我问她有没有认识报社的人帮忙登个挂失,没想到她还真有门路,并很快帮我登了挂失。她说等好了联系你。
等好了我去找她拿,问她多少钱她说不用钱,我说请她吃个饭以表谢意,也被她拒绝了。至今想起还是觉得非常感谢她。
当时补办完出生证明,想好好把那段经历写出来,因为中间流程太繁复,把一件本来没那么麻烦的事硬是弄得相当繁琐,耽误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后来不知为何并没记录,在脑海里也将这事渐渐淡忘,要不是最近余杭区的新闻,或许我再也记不起这事。这件事当时让我觉得小地方的很多政府部门的办事人员都是一副大爷样,至今有些地方依旧没什么大变化。
只不过今天由于新媒体的盛行,信息的传播速度,让一些办事人员忌惮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