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的改变源于半个月前我读的一本叫做《持续行动》的书,书中说到,坚持每天做一件事,哪怕一件小事,我想半天我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我看作者说,他最开始是坚持每天写作。我想既然我一直想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之前也尝试过,但没坚持下来,那就再试一次吧,于是我把卸载了好久的简书又下载回来,并重新注册了一个账号,一切都重新开始。
当我每天都坚持写完一篇文章时,内心有一种满足感,觉得在自己一天天变好了,那么有没有可能再好一点呢?刚好我报的优势课程也开始上课了,我坚持每天上课打卡做笔记,在群里积极参与讨论,感觉好极了,不再像以前一样,上一个课程只坚持一两天就放到一边了。我又想起之前报的心理学课程还没学完,本来我可以参加12月份的考试的,因为之前自己偷懒,只好改成明年3月份考试,而我不想再错过这一次了。
也是因为最近的持续行动给了我信心,我又把心理课程捡起来,但每堂课长达两个多小时的理论知识,听起来真的让我有点坚持不下去,于是,我找助教详细问了考试题型和分数构成,我决定换个学习策略。
这个学习策略是我想到以前考驾照的经历,考科一和科四我没有看过一页书,都是在考前花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疯狂刷题,最后拿到高分。可能这种题海战术比较适合我,所以我开始用题海战术来备战明年的考试。今天我刷了三百五十多道题,花了近三个小时,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一点没感觉到时间过的那么快,我专注在做题上,体会到了好久没有过的“心流”体验,如果不是还有其他的安排,我估计我还能再刷几百道题。
所以,其实有时候, 这个思路行不通,那就换个思路再试试,不要那么快放弃,说不定就找到了那个适合自己的新出路。
马太效应说,好的越好,坏的越坏。当你开始行动起来,最初会感觉有点难,但时间一长,你会越来越轻松,做得越来越多;当你开始偷懒,最初会很爽,时间一长你会越来越懒,内心越来越迷茫。
人在做一件事时,需要即时的正向反馈,通常我们坚持不下去一件事,是因为开始的期待太高,而短期之内达不到预期,就会产生自我怀疑,从而放弃。那我们可以降低自己的预期,不要一开始就给自己设立太高的目标,把每天的进步和感受都记录下来,一步一步往前走,等过段时间看,才发现自己已经走了那么远了。
写给坚持日更第10天的自己,根据《持续行动里面的》10的n阶理论,我已经顺利走过了第一个阶段,接下来的一个挑战是100天大关,我现在有足够的的信心,能够顺利度过。
如果能给看此篇文章的你一点点启发,一点点帮助,我会感到很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