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宋代社会的全息浓缩,是宋代生活的“百科全书”因为一直是从书籍上看到大足石刻的图片,心生向往。半年前去重庆大足感受那里的氛围并瞻仰已久的石刻造像。那些雕像的面容、故事所反映的生活气氛浓于宗教气氛,世俗信仰在这里占主导地位。这里的雕塑群像反映的人间审美情趣高于净土世界的幻想。
起初去请了一位导游为讲解,说是大足名字的由来可能是因为宝顶山圣寿寺山门前水池底部石头上刻有一双大脚印,而得到大足,还有很多的原因与这个地方的地理、经济、文化习俗等等相关,但我查阅书籍有一种这样的说明让我觉得更加符合此名。宝顶山小佛湾宋造祖师经目塔偈语‘心日心心,大事足足’,也巧妙地融乡颂与教义于一体。大足石刻最丰富地就是宝顶山上地石刻造像,“宝顶”是“金刚顶”之意,主持赵智凤“因名其山曰宝顶”实际上就是认为自己所造地石像曼茶罗道场、寺院以及所在的山是金刚不坏之宝地,是佛顶尊之坛场,为最胜至极之坛场,是大日如来智用的体现——能摧毁惑障,能开启众生佛智,能化魔成佛的金刚尊胜宝地!【1】(郭相颖著:《“宝顶山”名孝释》
大足石刻造像的主要形式包括两种:一是承继北方中原佛教造像的主要形式——石窟造像;二是发扬光大着佛教摩崖造像的源头、可谓肇始于江苏连云港的孔望山摩崖石刻造像,即南方佛教造像的新样式——摩崖造像。石窟造像建筑是石窟艺术丰富内容的载体,早期石窟艺术譬如敦煌有着各式各样的石窟型制,而大足则大部分基本为摩崖石刻。如果说敦煌石刻建筑形式是基于敦煌地域、历史和佛教特点等成功创造的话,那么大足石刻的建筑形式便是基于大足的地域、时代和宗教等的独特创造。所以,大足石刻既继承并发扬光大了中国传统的摩崖形式,又继承并大胆地改造了敦煌石窟等早期石窟地龛窟样式,在建筑形式上创造了一种具有开放意义地建筑,其与世俗地宗教内容、时世地艺术形式等亦相适应,是成功的建筑形式地创造。
大足石刻艺术发展史地时间跨度大致为1270余年从大唐到民国时期都烙下人的足迹。一、开创期,即大唐时期。这一时期的石刻虽然数量有限,但它是一千余年大足石刻造像的开端。二、发展期,即五代之前和后蜀时期(907-964)三、鼎盛时期,即南北两宋时期(960-1279)从造像的艺术风格审视,如果说北宋元丰至政和年间宋代的造像风格逐渐基本形成的话,那么到了南宋的绍兴年间大足石刻本身贡献了数量巨大、艺术水准相当高超的接着做,就是从全国的石窟艺术创造来看,也是宋代其他地区石窟艺术所无法媲比的。四、衰落期,明清民国时期,基本处于停滞时期。
美学背景
公木先生说“从美学史的纵向发展线索看,宋代美学,是以先秦儒家美学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美学发展到宋代,而兴起的一种跨时代的、新的美学体系和理论形态。宋代的诗、词、文、书、画、乐、舞、工艺、生活和审美方式,皆承继前代而臻于完善,形成为中国美学思想的高峰;并涌现出吸收佛、道思想资料,而建立的新儒学——宋代理学,这是为此前的朝代所不具的。准确地把握这一点,也就从总体上捕捉到宋代美学思想的精髓。”两宋时期富有特色的美学发展大背景,将具有较强综合性质的宗教艺术锻炼得更加成熟,大足石刻艺术就是在此异常肥沃得土壤中绽放得一朵熠熠生辉的奇葩。大足石刻其中文人的、市井的、宫廷的诸种色彩均颇为浓烈,在多元结合、多向交融中,自有其都到绝妙的处理,总体来说有三大特色:1.将传统文艺对于自然、事功的关注消融在对人世生活的津津乐道之中;2.对于审美对象的把握从笼统化之到逼近审视;3.在表现技巧方面减弱了抒情性增强了叙事性。
文化背景造型表现题材
“宗教本是一种精神上的麻醉剂,麻痹人民的斗争意志,使他们安分守己”(朱光潜)思想信仰上统一,直接方便的就是统治者政权的落实与稳定;当然又是儒佛道三教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到两宋时期,三教合一达到了高潮,大足石刻艺术中多种类型的三教造像当为明证!中国人不但接受了佛教及其艺术,而且深深改造了佛教及其遗属,与中国本土的儒教和道教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借鉴,将自己的崇拜对象艺术地表现于石窟之中。
造型艺术设计
大足石刻就像一幅幅画一样活灵活现的被雕刻出来,中国擅长运用的是散点透视的原理。与西方的焦点透视相比,更加主动书法人们内心的丰富情感,更易于表达有时看起来并不相关联的事物。“变则通,通则久”大足石刻把散点透视与焦点透视结合使用是其创新点。
在《神圣与世俗》中论述:“对于宗教信徒来说,生命的出现是世界的主要的神话。生命所来自的地方并不属于这个世界,生命最总将要离开这里并且将要抵达来世,并将以某种我们芸芸众生所不能体喻的方式继续存在于我们也不能接近的一个未知的地方”你们有什么样的信仰呢?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创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