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阻力之路》里面讲到怎么做决策,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案例。
A和B两个人一起去餐厅,A能在15-20秒内选好,而B花了10分钟还选不出来。
这是生活中非常常见是一种现象,在我的固定思维里,A可能就是一个对吃不怎么讲究,随便选一个就ok的人;而B是一个追求完美以致于有点选择性障碍的人。甚至我还蛮喜欢B这样有点轴的人,因为很多时候我也是这样的,而且我觉得这种事事认真的态度让我有一种对生活很负责的踏实感,虽然有时候也会懊恼效率不太高,但又能安慰自己我已经很用心地在努力了呀……
事实上这只是一种不动脑的努力,是为了逃避思考的懒惰。现实中为了逃避思考,什么都愿意做的人太多了。
回到A和B的例子,A的决策思路是:以自己想吃什么为主导,快速找到餐单中吸引自己的食物,然后随便再翻一下餐单,确认一下自己的选择。B的决策思路是:不知道自己要吃什么,于是从头到尾认真看每一样食物,再分析比较自己应该点什么。
秉着学以致用的精神,我决定去淘宝上试试。上上个星期我的手机壳坏了,我准备在淘宝上买个物美价廉的用用,结果愣是刷一整天淘宝,翻了无数页面也没能下手,有好几次都放进购物车了,又被那个“再看看,可能还有更好看的”念头拽回了淘宝深渊。
索性放弃,想着改天去实体店看看吧,总能买一个。然而这段时间天气巨热,每天只能穿梭于空调房-汽车-空调房,连吃饭都全靠美团了,是在没有勇气在40度的高温下去逛街买个手机壳,于是只能凑合着用破烂壳子。
再次打开淘宝前,我先想了想我要的手机壳要有哪些必备项:软、特别、有指环扣。于是我就搜6s壳、软、指环,出来的第一页前10个我就发现一个和风的手机壳几乎满足我的所有需求,而且店家买二送一,于是我一口气选了三个一个粉红一个白的一个浅绿的,准备结账的时候想了一下,一个壳用几个月,买三个要用到明年了,秋冬的时候我就不想用冷淡的小清新了,还是换一个暖色调的吧。于是把浅绿换成一个暖黄色的秋叶招财猫,完美,整个购物过程不到半小时(因为我还是死性不改坚持把整家店的东西浏览了一遍),我想下一次我可以在选到心动的后就不用那么执着去把全部的看完了,嗯,给自己留一点进步空间。
8小时一无所得vs半小时成果下单,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信心,誓将这个决策模式大加推行,比如刷朋友圈、看知乎,以前我一定要看到上次更新的位置,确保所有信息都浏览到了,生怕错过了什么。其实想一想每次能带给我有效信息的只有几个公众号和特别的几个人,那我只需要在需要看某方面信息时去看就好了,其他的与付出的大量时间相比,有效信息实在是得不偿失。至于知乎,就当百度用好啦~
这个决策方式还可以拓展到人生的每一次选择和行动。理想状态下,对环境的信息了解得越充分,越能做出更完美的选择,但是现实是我不可能100%充分了解所有信息,我只能根据自己的需求去衡量关键的信息,从而作出选择与行动。
写到这里,我突然有点明白了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如果只会受环境的制约随波逐流,那和蝼蚁和浮萍又有什么区别。
人生的意义在于我想要创造什么,就把每一次的行动落实在创造的历程中,像一个个向量指向我想要的成果,无数的行为如向量叠加,最终达成我想要的成果。
回到源头我想要什么,才是选择和行动的根基,是创造力的源泉。
我想要什么?
一开始脑袋里有无数的念头,随便抓住一个问下去,比如说我想要更多的钱,是为了去旅行,去旅行是为了看更美的风景、人文艺术,这些美的体验是为了丰富我的感受,丰富我的感受是为了激发我创造美的能力,我想要创造出美的体验:文字的、摄影的、绘画的、哪怕即兴聊天的,我想让这份美的体验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传达给别人。如果形成一个美的共振网络,会创造出什么我现在所不能想象的事物?
问到最后,那个独立的存在就是我真正想要创造的成果,不为了什么,就是单纯的想要看到它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