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转行的第五年
从2016年底,到现在2021年,我转行已经进入第五年的时段了。
我生性胆小,不敢做太出格的事情,是我的信仰给了我转行的勇气,不然我怎样热爱音乐,也不敢放弃我所倚靠的生存技能的。我的家庭经历了各样的艰难:贫穷,患病,生离死别。我的人生也没有得到指引,走了很多的错路。真的很怕没钱,倒不是说要有钱去满足我各种各样增长的欲望,而是没钱去爱自己爱的人,没钱做自己热爱的事情。转行,千百种感觉交织在一起。经历了漫长的沉默期,每天长时间的练琴(古典吉他、民谣吉他、钢琴、尤克里里)、唱歌、学音乐、教音乐等等,承受压力下各种各样的情绪和感觉。我现在写出来,直白地说话,是学习表达自己也好,是给询问我转行怎么样的人一些参考也好,是给我的家人一些交待也好。涉及的内容有一些关于世俗的小学和今生的骄傲,是在我不认识神的时期。
喜爱音乐要从何说起了,小时候听到音乐,便什么也不会做了,会专注地听,跟着唱歌。后来发现,大部分歌曲,我听几遍就会唱了。最初是民歌,谷建芬所作的一些歌,再后来有邓丽君,电视剧、电影里的歌。我身边的很多人都很爱听歌,我的大脑中输入了大量的不同风格的音乐,这些歌在我很小的时候,下意识听到的,现在仍有一些曲调浮现在我的脑海里。再长大一些,哥哥姐姐们听的歌,我也跟着听唱,最为喜爱的是beyond乐队,他们对我影响深刻,我对音乐的狂热是从beyond开始,初始听粤语歌,听不懂唱的什么,却能捕捉其中的感情。到了高中、大学时期也会常常听beyond,几乎能唱beyond专辑里所有的歌,他们歌曲的题材广泛,不局限于情歌,有亲情、爱情、友情、家国情怀、社会人文、理想主义等等。高中时期同学们也有听歌的爱好,朴树、周杰伦、林俊杰、小刚、陈奕迅、孙燕姿、英语歌等等,我一个很好的朋友喜欢听孟庭苇、阿桑。我在他们身边也听了这些人的歌,但最喜爱的还是beyond,在高中圣诞班级聚会里,我清唱了一首歌《大地》,在同学们中间引起一小波粤语歌的潮流。有同学笑我可以再也不要买新专辑了,因为家驹已经去世了。我感谢我的父母,他们给我的爱让我认定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最美好的,而能淋漓尽致传达感情的就是音乐,无论是有歌词的,还是没歌词的。我很幸运,可以理解感知音乐的美好。
转行之前,我都是在做建筑师,2016年底从GPT(法国锋思建筑设计事务所)提出辞职申请的时候,JZ留我一个下午让我思考,是否要做出这个决定。内心有很多不舍和忐忑,在GPT的同事关系都很好,氛围很好(现在想起来也是美好和怀念,虽然时常是忙碌的),在建筑这个行业我已经投入了那么多。但想到以后还要学更多的东西,因为建筑师的训练是十分漫长的,40多岁都只能算是青年建筑师,到了老年才有可能成为成熟的建筑师,从技术上和艺术上来讲都是这样。学生时代也会欣赏许多建筑大师的作品,也曾想要去做出一些先锋的建筑,后来分析,这也是本着做一行爱一行的心理,实际上我对建筑的渴求并不是那么多,和DD同学相比,我并不热爱建筑。我和DD有一些交流,受到一些影响,可以稍作叙述。一直觉得DD太幸运了,进大学不久就发现了自己所热爱的,就是建筑学。而我是很小就发现了自己所热爱的,但我所学的并不是我所热爱的,我所学的建筑学是为了生存。做事情天分是需要的,而热爱是一股巨大的力量,DD在大四凭作品集去丹麦的BIG实习,在Bjarke Ingles的引荐下投出portfolio,收到哈佛和AA(英国皇家建筑学院)的offer,后来选择在AA就读。曾经看到DD在人人网上分享的一篇文章,大概的题目是“如何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哪些事物曾让你热泪盈眶的?哪些事物曾让你彻夜不眠?罗列出来。我对自己剖析了一番,我热爱音乐,这是我之后转行的众多因素之一。DD和我,热爱的事物不一样,但我们都是理想主义者,并愿意为理想负极大的代价,只是前期我的胆子太小了,几乎不敢冒险。有一次问他,你怎么可以做出这样的建筑设计,他问我你足够想吗?我确实不是足够想要做建筑。还有一次,我和DD在建筑学专业教室关于物理、天象星体的深夜的交流讨论和想象,当我意识到自己是有限的,宇宙是无限的的时候,心灵一下就震撼了,我得出了一个结论:地球上有人,无限的宇宙一定有外星人!听上去有点可笑,当时我是十分坚定的这样认为,天外有天,有限的人意识到无限。跟我现在的信仰:一定有神。这两者之间的逻辑是一致的:那次我的感觉是被震撼到以致于得出结论说有外星人,后来我被感动震撼到相信有神(之前都是无神论,是在我没有分辨能力的时候被灌输的观点)。只是外星人无从查考了,神却可以通过圣经来查考,而且是我越是考察思想,越是相信。
在GPT之前的建筑设计公司,有UA,有CMC(美国CMC建筑与规划事务所),在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实习了一段时间。
下定决心要转行的时候是这样想的(不包括属灵的因素),与其把时间精力消耗在不那么喜欢的建筑学上,不如把热情放在自己热爱的音乐上。而且建筑要花的时间精力太多了(后来发现,学音乐要花的时间并不比学建筑少)转行之前,我用业余时间来弹琴,到2016年的时候,我发现我练琴的时间不够了,一天4个小时也不够,我对弹琴的喜爱与日俱增。那时对转行要付出代价还是清楚的,我已经想好了,一年不成,那就两年,两年不成那就三年,不曾想到今年已经是第五年了。
不得不提的是我所遇到的老师们,第一位是赵荣老师。2016年初,晚上我和朋友在杨浦区逛街,发现一家琴行,叫华彩琴行(后来因为是部队的房子不能做商业就没有了),看到一位光着头的先生在里面给一个小伙子弹琴,我驻足听了一会,不禁赞叹:这才叫弹吉他!我要跟他学!于是就找到了赵荣老师。赵荣老师对音乐的热爱也是无与伦比的,从15、6岁弹琴,到2016年已经弹了40多年了,今年2021年,61岁,将近45年了,教琴也有42年了。他的音乐家朋友们经常会到他家里一起弹琴。他是上海音乐家协会吉他委员会的常务理事,也在上海音乐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里教授古典吉他。我最初是跟他学民谣吉他,后来他看我对吉他音乐的热爱,有意让我转学古典吉他,动不动就给我弹一首古典吉他曲子,他当时弹的,有大霍塔、轮指版的爱的罗曼斯、卡伐缇娜等等。有一次,是在他家的阳光房里,太阳照着,他为我弹了一首曲子,名字不知道是什么了,给我的感觉是,我仿佛到了另外一个地方,另外一个境界,恬静美好。触动心灵的感受,让我下决心学古典吉他,于是开启了古典吉他学习之路。
古典吉他音乐太美了,我弹地越多越是喜爱,我以往不知道古典吉他,但当我听到它的声音,听到好的演奏,就想怎么会有这么美的事物。我相信每一个现场听到古典吉他的人都会喜爱这件乐器。
第二个老师是猪博士徐老师,他是上海吉他艺术协会的副会长。徐老师的即兴演奏能力了得,也有很好的作曲能力。徐老师不光教琴有道,在许多方面,我都得到了他的帮助,我心存感激。我跟着徐老师是要全面的学习音乐,不光是吉他技术,还有音乐:和声、作曲、编曲等等。我跟着徐老师进步很大,很快就弹到10级的曲目了,弹了很多我喜爱的巴赫的曲子。
第三个老师是台湾吉他演奏家和教育家倪本初,诠音音乐私塾的创始人,我在私下里没怎么表达过对倪老师的感谢,过年过节也没有问候过他,但他是我所爱的一位老师。倪老师在弹琴、做人方面都是给人以美的感受。倪老师对我知无不言,有问必答,富有耐心,温柔细致。倪老师深耕吉他音乐教育,这是名符其实的。弹好琴,学好音乐,不单单是技术上的问题,现在大部分的教学把注意力放在技术上,这样快速获得弹琴技巧的诱惑力很大,所以有很大市场。但这样缺乏听觉上的建立、音乐上的理解和表达。这样教出来的学生好多是弹琴机器,弹出来的声音如同白水,没有味道,不能称之为音乐。诠音的理念:“让音乐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是我完全认同的。以前听到这样的传闻:某某琴童钢琴考级考到十级以后,就再也不碰琴了。花了那么长时间,付了那么多代价,体会不到音乐的快乐,就完全放弃了,真是可惜。可见“让音乐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是很艰难的一项工作,弹到10级可能一点也不喜欢音乐。需要老师热爱音乐,深耕音乐教育,如果一个老师在教琴之外不怎么弹琴,不喜爱音乐,他又怎样让音乐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呢?倪老师深耕吉他音乐教育的程度之深、范围之广,是令人惊讶的,古今中外的书籍文献,各种音乐技法流派,他都知晓,拥有大量的资料,翻译了英文著作,并且建立了教学系统,编写了自己的教材,匠人匠心。“因材施教”说出来太容易了,但要真实做到“因材施教”,必须要有深厚的经验和知识技能的积累。
我深知“让音乐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意味着什么,音乐早就成为我生命的大部分了,我现在的很多时间都花在音乐上。转行很艰难,学音乐要付出时间精力,音乐系统庞大,脉系繁杂,而我又是多线进行,吉他、钢琴、尤克里里、弹唱、独奏、乐理、和声学、即兴伴奏等都有所学习。教学又是另外一套系统了,我也在不断地学习着。我一度觉得我毁了我所有的一切,并且想毁掉我自己。我已经付出很大的代价,我将要付的代价还在后面。感谢那些帮助我的人。我不后悔转行这个决定,若有后悔,是我后悔没有再早一点转行,厌恶危险、小心翼翼的一生,不应该是这样的。一项事物若有很好的意义和价值,冒着付出生命的代价也是值得的。压力和痛苦必然是有的,但在弹琴的时候,音乐带给我的快乐满足,让我可以忽略这些艰难,转行之路越走越清楚了,转行对于我来说,看似偶然,实则是必然的,我注定这样选择。我可以藉此经历也稍微体会一下属于另外一个领域的说法“我们这至暂至轻的苦楚,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 ”
转行之后,回头再想,我之前的努力浪费了吗?我在学习上花的时间,我从小学到初中勤奋学习,成绩基本是年级第一。中考也是第一名的成绩考到我们那最好的高中里的奥赛班。从高中到大学,我便迷茫了,没有方向。工作之后,我才确立人生目标。这之前的努力,也没有浪费,我所积累的知识技能,我所学的方法都是有用的。生命不仅仅只有吃喝嫁娶这些事情,我在世界中的形成的理想主义,或者叫目标主义,可以让我更深的体会“我奔跑不像无定向的;我斗拳不像打空气的。”
理想主义是合宜的,只是要寻求确定什么才是有价值和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