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30

刘姗姗 中原焦点团队 坚持分享第1373天 《精神分析的态度与养成》

1.精神分析与动力性心理治疗:精神分析:高频的,一周三四次,一般在躺椅上进行,而动力性心理治疗频率不同,相对低频,一周一次或两次,一般是坐着(也可躺着)进行的。

    2.精神分析的本质:探索无意识(海面下的巨大冰山部分),长程:促进人格成长(内在小孩的再养育),内在真相,真理的寻求(接近,接纳)。

    3.现实vs.内在,从外界得不到的关系,内在都在不断渴求着。如果,来访者有生物学上的父母,但内在是无父无母的,需要咨询师扮演父母的角色,给予父母的功能,早年未得到的关系得到弥补,进而冲破黑暗,得到修通。

    4.精神分析的态度:最本质:对生命的关爱和尊重,一切心理治疗相通的。没有人愿意长久地呆在一个不喜欢自己的人身边,咨访关系更是如此。其次:接纳。允许一切身心真相的呈现并理解,接纳。来访者的内心一层一层地剖开,痛苦也会加深,咨询师要有容纳的能力,容器够大。

    5.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尽力存活,尽力过得更好一点。

    6.咨访关系是职业框架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咨询师以思考的心来工作,情感的投入,同调:情感的同调,知道并理解来访者的想法,同调并非认同。

    7.共情vs.慈悲,有共情疲劳,没有慈悲疲劳。共情本身是慈悲的一种方式。有界限的慈悲,一室一厅,有公用空间,主卧是自己的空间。技术vs态度,术vs道。对边缘性等人格结构很差的病人慎用共情,容易很快退行。咨询师的开放度。

    8.态度的养成:自我体验,督导,复盘,自我关爱和照顾,觉察力的培养,正念。情感的敏感度和涵容度的培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精神分析的态度与养成 1.精神分析与动力性心理治疗:精神分析:高频的,一周三四次,一般在躺椅上进行,而动力性心理治...
    姗姗_52f9阅读 204评论 0 0
  • 中原焦点团队 初级班第26期 张春花 分享第87天 2021年4月30日 今天对刘老师的课程进行了复习,刘老...
    中和筝行阅读 127评论 0 0
  • 早晨开箱,收到来自同学的信,备受鼓舞。 第一次做咨询是4月16日,上午在招生办帮忙,11点左右接到带教老师的通知,...
    FZhi阅读 126评论 0 0
  • 这篇文章是在我的心理学同道张宇同学的一篇读书笔记基础上的缩减版。纯属“剽窃”,之所以敢亮出来,是因为它对我有启发,...
    青衣粲然阅读 2,385评论 2 7
  • 在我学习心理学过程中,历经了对心理学体系敬佩、认同、放下、欣赏的过程,西方心理学精细的工作品质和系统的方法、知识的...
    田凯心理阅读 1,714评论 9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