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jo:即Plain Ordinary Java Object,简单的java对象,实际上就是普通的JavaBeans,是为了和EJB混淆而创造的。
pojo是包含了entity、vo和dto的,pojo类有个很明显的特点,没有继承,也没有实现,没有其他方法,有的只是属性以及getter和setter方法,这一类统称为pojo类。
vo:即Value Object,值对象,就是java页脚表现层对象,就是可以直接将该对象转为JSON字符串传给前端的对象,或者可以说vo里面存的就是前端要展示的字段。
entity:entity类中的每一个字段都是与数据库表的字段相对应的。
dto:即Data Transfer Object,数据传输对象,就是将entity与vo进行互相转换的对象,很多时候前端需要的参数在数据库的表里存的是不一样的,比如数据库里有id,姓名,年龄,身份证,但是前端只需要姓名和年龄,又或者还需要一些别的字段,这时候就需要dto来进行转换了。
举个例子:
前端需要三个字段:name,age,sex
你的数据库表里,有两个字段,name,sex, 注意没有 age。
而你的 vo 里,就应该有前端需要的三个字段 。
这个时候,你的 entity 里,就应该有两个字段 ,因为对应数据库表中的 两个 个字段 。
到了这里,好了,业务经理让你做这样一个业务“年龄大于 20“的才能存入数据库,这个时候,你就要用到 dto 了。
1、你要先从页面上拿到 vo,然后判断 vo 中的 age 是不是大于 20。
2、如果大于 20,就把 vo 中的 name 和 sex拿出来,放到 dto 中。
3、然后在把 dto 中的 name 和 sex原封不动的给 entity,然后根据 entity 的值,在传入数据库。
这就是他们三个的区别
注: dto 和 entity 里面的字段应该是一样的,dto 只是 entity 到 vo,或者 vo 到 entity 的中间过程,如果没有这个过程,你仍然可以做到增删改查,这是根据具体公司规范来的 。
————————————————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山有木兮丶丶」的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weixin_50117915/article/details/128241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