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美丽中国建设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推进绿美建设,要让群众做“主”,把紧紧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成果普惠群众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绿美行动”成为“绿美习惯”,形成人人建设绿美环境、爱护绿美家园的浓厚氛围。
搭“共建平台”,让群众做绿美建设的“主人翁”。绿美建设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功在一时,利在千秋。各级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村民代表、杰出乡贤、帮扶企业等纽带作用,通过进村入户宣传、宣传栏公告、党建大喇叭播报、微信群转发倡议书等方式,大力宣讲、倡导绿美,构建上下联动、左右贯通的共建平台。建立由镇村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党员骨干、村民小组长、网格员、热心群众等组成的党群绿美先锋队,共同进村入巷摸清摸透“四旁””五边”等绿化美化空间、“四小园”建设底数和苗木需求,定期组织群众参与植绿护绿活动,让群众参与规划设计、植树管护等全过程,持续激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绿美靠大家”的“主人翁”意识,实现全民植绿、爱绿、护绿。
立“绿美标杆”,让群众做绿美建设的“示范生”。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做绿美行动的先行者,通过捐资捐物、认种认养、义务植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等方式主动参与绿美建设,形成示范效应。通过从群众中树立先进典型标杆,建立健全评比制度,细化比评指标,精准选出群众心中的“美丽庭院”示范户,对表现突出的示范户通过各种方式嘉奖表扬,激发示范户带头作用,带头栽花种树、添新添绿,带动周边群众主动参与绿美建设。同时,通过媒体宣传传递正能量,激发群众对绿美行动的重视,推动群众从“要我干”到“我要干”的思想转变,让人人成为绿美建设的“示范者”。
定“发展方向”,让群众做绿美建设的“惠及者”。良好生态环境既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实践证明,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可以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要让绿美建设成果惠及于民,归根结底是要解决成果转化、产业发展的问题。要依托自然资源禀赋,积极探索“绿美+”经济全产业链培育发展路径,大力发展特色花卉、中草药种植、森林康养、生态旅游等新业态,推动绿美与生态经济、文旅产业、富民产业融合。在绿美的同时注重推动产业延伸发展,带动乡村旅游、特色民宿、乡村农家乐等发展,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提升,让生态“底色”更浓、绿水青山“本色”更亮、金山银山“成色”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