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餐的时候,我不怎么抱希望的和鸽子说,“我今天上完课好累哦,待会可以爸爸陪你上英语课吗?”没想到鸽子很痛快地答应,“好啊!其他小朋友也是爸爸陪的。”到了早教中心,她带着爸爸去上课,我在外面等待,不得不说,能自己一个人放空的时间真的好宝贵啊,还没好好感受,就到下课时间了。
下完课,想带她赶紧回家休息,结果还要玩最近都很迷恋的煮南瓜汤游戏,把球当南瓜,滚到锅里去煮,书直接拿来当菜刀……反正怎么样她都玩的起来。
她说服我们让她多玩一会的理由是,“你们为什么就不能让我开开心心多玩会儿,玩个够呢?”“难道你们不想看我玩的很开心吗?我又不打扰你们。”听了这话,我们也实在无话可说。
要回去的时候,因为穿鞋的事情,我们又杠上了。后来她退步说,“妈妈,你进来,我自己穿!”其实当下心里也挺纠结,也在问自己,为什么不愿意帮呢?非要和孩子较劲,而且一定要坚持到孩子去妥协。晚上回来继续二刷孙瑞雪的《爱和自由》,明白当下的我其实也回归到了孩子的心智状态,所以不能以大人的成熟的爱去包容孩子。
但当时我感受到鸽子主动让步后,我开始理性回归,变得柔和起来。我主动抱起她,对她说,“趁现在还抱得动,赶紧多抱抱你!等你5岁了,我可能想抱都抱不起来了。”说完这话,我其实心里挺酸的,孩子就这么一点点长大了,慢慢远离我们的怀抱了。
曾经3岁多的鸽子分离焦虑的程度也让我们有过担忧,那时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顶多围着爸爸妈妈转。当时也和她聊过这个话题,她说自己还没准备好,要到4岁了再开始尝试。孩子的话真的能当真吗?那时的我们只能选择信任和等待。真的到鸽子快4周岁的时候,一切开始发生了改变。而且她的这些改变,并不需要我们去推她,都是她自己主动想尝试的。
所以在我重读有关蒙特梭利教育的书籍时,我感受到了很多共鸣,尤其关于孩子是靠自己创造他们的精神胚胎的。也越发觉得,有一颗懂孩子的心,真诚而平等地和孩子相处,胜过太多育儿技巧。
我自己做的还不够好,因为我还在继续察觉“自我”的路上。但我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去破坏孩子“自我”的创造过程。
育儿育己,继续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