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招一直很有用,屡试不爽。
最近频频发生这样的场景,都是愉快收场。就在昨天,接园时老师说今天有小朋友分享了小礼物。
送他回到家楼下,他迫不及待想要拿出同学分享的小礼物展示给我看,他全部拿出来我才发现,袋子里不仅有贴纸,玩具还有好多小零食,一根奶酪棒,一根山楂棒棒糖,一包旺仔小馒头。他特别开心。
拿起奶酪棒跟我说:“妈妈我想现在吃这个,可以吗”?
当时已经快6点,马上要回家吃晚饭,而且接园时已经吃过我们每天的“惊喜”。
我说:“马上要吃晚饭咯,你刚刚已经吃了一个星球杯,再吃这个一会该不想吃饭了”。
他开启撒娇攻势:“可是我想现在吃,我一会会吃饭的”。
我没有说话摇摇头。
他拿起三个零食,接着说:“我就吃这一个就行了”。
看着他可怜巴巴的小眼神,我说:“那你来想想办法吧,你很想吃,我又不同意你现在吃,你还有没有更好的主意”?
他小眼珠转了转说:“有了,我想到一个好主意。一会回家我把它放在厨房的桌子上,我吃完饭了再吃,这是我的饭后甜点”。
哈哈哈哈哈哈,该配合他演戏的我接着说:“哇塞,真是一个好主意,就这么说定啦”。
击掌通过。
他一边把零食收回袋子里一边说:“今天的饭后甜点是这个(奶酪棒),明天吃这个(山楂棒棒糖),然后再吃这个(小馒头),这些都是我的饭后甜点”。
三个小零食被他安排得明明白白。
我说:“你的饭后甜点也太丰富了吧”。就这样,愉快的结束了有可能会因为吃小零食而引发的权力之争。
吃不吃零食,什么时候吃,这件事,在我看来,是他自己可以决定的事情,但是不是要完全按照他的意思来,这个也真的需要家长们视情况而定,大多数他说要做什么,吃什么,我都会同意,当我们俩意见有冲突的时候,我会明确表达:你想做,但我不同意,你还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吗?
我没有一味的顺从他,也不会强迫他一定要听我的,既然这个方案我不同意,那就开动脑筋想想其他的办法来说服我吧。很多时候我自己心里也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让他一定要怎么做,反而很期待他能想出什么办法,绝大部分的问题,都可以通过这个方式得到很好的解决。
他通过自己想出来的办法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这就很好。
他会感觉到自己是受尊重的,想出来的办法是可行的。
这个方法,适用非常多的场景,当孩子提出某些要求,我们又觉得不合适时,把问题抛回去,反问他们:还有其他办法吗?你还可以怎么做?我们一起再想想其他办法吧……
这样的天使宝宝是不是天生的,并不是。在他会通过自己想出办法解决问题之前,是需要引导的。
以前同样的场景,在我说:“你想吃,但我不同意,你还有更好的办法吗”?或者“你想做某件事,但不可以,你还可以怎么做?”的时候,他会摇摇头说:“我不知道”。
我会说:“有了,妈妈想到一个好主意,你想听听吗"?
他点点头,我才会开始说我的解决办法,他接受,就这么做,不接受,就再继续想办法,直到我们达成共识。
如此,他才逐渐了学会了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父母什么时候可以给出建议,在孩子寻求帮助并且同意听取建议的情况下。
有时候孩子看起来需要帮助,我会先问他:“你需要我的帮助吗”?
如果他说不需要,那我便不会贸然插手,在一旁鼓励他:好,你加油。
把孩子的难题抛回给他们,把选择权还给他们,他们比我们想象中更有能力。
这个屡试不爽的办法,有效并且有趣,下次遇到权力之争的挑战时,试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