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新解40章生克

道德经新解40章 生克

道德经新解40章生克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器已成之人,返朴归真,与宇宙合一,面对浩瀚的宇宙,总感智慧不足。这种人生追求所产生的作用才是对自己、对社会没有危害的。浩然正气充盈体内却虚怀若谷,这种功夫的作用才是无穷的。

  “大成若缺”、“大盈若冲”是通过长期修炼功德圆满的体现,是求之于内的结果。“不弊”、“不穷”是道德使然。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ne),大赢若诎(qu)。

  直:正直。屈:委屈服从。巧:技巧。拙:笨拙。讷:说话迟钝。赢:收获、取得。诎:缺少、短缺。

  最刚直不阿的人,却好象胆小怕事以至于委屈自我,顺从他人。最有技巧的人,却好象笨拙。最具有雄辩才能的人,却好象愚讷。最有收获的人,收获的是真我,是真理,却好象还有短缺。

  道德之学是探寻大道、强身健体、益寿延年、涵养品德、超越自我的学问。道德有成之人,虽有“大直”之德,“大巧”之能、“大辩”之才、“大赢”之获,却从不自我炫耀,留给别人的印象是“屈”、“拙”、“讷”、“诎”。体现了有道之人一切自我行为都完全遵循客观规律,绝不盲从主观情感,妄作妄为。这正是自我的无为之德,不争之德。

道德经新解40章生克

  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运动战胜寒冷,心静战胜燥热,“无为之治”、“不言之教”可以使天下安定。

  躁,是躁动、运动的意思。“躁”和“静”相对,“寒”和“热”相对。动则生热,热则胜寒。心静自然凉,凉则胜热。“躁胜寒,静胜热”,是阴阳生克原理。运用这一辨证原理去治理国家,其具体措施就是用“清静”二字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清静无为是圣人之治,圣人之治,就是施行“不言之教”和“无为之治。”无为之治可以发扬民主使政治清明,不言之教可以消除狂热、浮躁,使民心安宁。政通人和、人心思定,这才是人间正道。

道德经新解40章生克

  本章通过有道者人格的伟大体现了道德学的巨大功用,并运用阴阳生克原理论证了治国策略。如果统治阶级热衷于功名利禄,搞专制主义,则劳动人民必然饥寒交迫。人民若要改变饥寒交迫的命运,就必须起来革命,变统治阶级的奴隶为国家的主人,实行民主法治,建设政治文明。建设政治文明的同时,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因为政治文明,必然带来物质文明,而单纯的物质文明,又必然使人心浮躁、欲望无限、患得患失、内心茫然,这就需要用“不言之教”,来加强人们的道德修养。人们有了正确信仰,社会自然安定。

励志中西

零距101 开启美好人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器已成之人,返朴归真,与宇宙合一,面对浩瀚的宇宙,总感智慧不足。这种...
    度朴阅读 502评论 0 49
  • 老子道德经全文翻译(全81章) 【老子·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
    花在手中阅读 1,182评论 0 1
  • 《道德经》全文和译文(经典版本) 第一章 道可道(可以语言交流的道), 非常道(非真正意义上的道); 名可名(可以...
    木鱼飞阅读 738评论 1 1
  • 昨天中午接儿子的时候看得出来他特别高兴。上了车以后儿子对我说学校要参加县里的一个亲子活动,他们班就他和肖博文两个人...
    海内存知己_bd9e阅读 280评论 0 0
  • 老黄当兵的时候,一次演习,战友的腿被搞断了,连夜拉到成都医院。 到医院路过一处手术室,老黄听见里面一个藏民在和医生...
    读无字之书秉山川豪气阅读 21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