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挪威阳光
00
特殊的日子,总会有点特殊的情感。
当然会想到我的母亲,俗话说,儿子生日母亲受难日,还有一句是 儿行千里母担忧。
当我告诉她将要离开南京出国的时候,她很是惊讶,在南京生活十年的我,也在南京安了家,还有份在她眼里引以自豪的工作,她真的不明白我为什么非要出国。
但我决意已定,很快我就处理好南京的事宜,坐上了飞往西班牙的飞机。
我的想法很简单,走得更远,才能看得更远。
对于我来说,生活不止是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对于我来说,苟且并不是仅仅为了生存的艰难生活,也不是活得卑微,而是一成不变的安逸生活。我们总是把自己束缚在狭小的空间,每天准时上下班,一日三餐,一切按部就班,这样的状态稳定但很乏味,缺少激情和动力,一眼可及的未来会让内心的憧憬渐行渐远。
对于我来说,充实有趣的生活就是诗意,更为开阔的眼界和丰盈的内心就是远方。
在母亲的眼里,我在南京的生活确实很安逸,但我想要的却不只是安逸,更多的是自由的生活。
这种自由,与品质有关,与有趣有关。
01
其实在母亲眼里,生活在南京的我也有自由,在她的眼里,我的生活里更多的是诗情画意。但她从未知道在这些生活的背后,我也曾经茫然失措,曾经疯狂的努力。
大学毕业的我刚入职场,其实是很自卑的,既然人际交往,沟通能力不好,总想在工作能力上有所表现。但有半年的时间,我的工作很是轻松,心有志向却无处施展,日子每天在单调地重复着,自己却没有什么进步,很是担忧,自卑的心理从来就没有改变。
直到一个新的项目出现,我全力以赴,才发现我努力的时候也很疯狂,经常加班到半夜,连走路都是奔跑,那段时间我体味到了什么叫忙碌,但也品味到了被认可的内心欢喜。
后来我的能力越来越出色,也越来越被领导赏识,我的内心也变得更加丰盈起来,工作有了干劲,说话有了底气,很明显的感到了自己的心理变化,从自卑到自信。
跨过了自卑,我才品尝到什么叫自信。
持续的脚踏实地的努力,让自己的工作能力得以提升,不断追求卓越的勤奋状态,让自己的独有气质得以展现。
人活着,技无可施是会让人发疯的,就像汤里没有了盐,虽然可以勉强喝下去,但是滋味全无,于是我们会向往远方。当我们不再循规蹈矩,全力以赴跨过眼前的苟且时,更为美好的远方便在眼前。
02
后来辗转来到挪威,不必说初来挪威生活诸多不便,工作也不顺心,但我心里一直有个方向,这个方向也许当时看来很遥远,但我清楚的知道,我需要改变,我需要挑战。
挪威语对于我来说,其实是可学可不学的事情,学好学不好其实都无所谓,因为国家是允许凑足上课课时也可以满足条件。
但我选择了好好学习挪威语,并没有想着凑足课时即可,实际上我只花了要求课时的3/5以优异成绩通过了挪威语等级考试。
如果我只是抱着最终满足条件的心理,凑足课时,那么我便不会对挪威的文化,教育有深刻的认知,就不会去主动了解更多挪威的风土人情,更不会对挪威语言本身产生浓厚的兴趣。
跨过了简单,才看的深入。
我们生活里,走在岔路口,我们很容易选择一条多数人都会走的道路,或者是一条比较容易到达目的的路,因为这条路充满着百分之百的确定性,没有风险。但是因为确定性的规律,所以就不容易见到别人看不到的远方,若我们经过思考,选择一条少数人走的路,尽管充满了不确定性,但是可能沿途就有不一样的风景,更不用说远方的绚烂多姿啦。
03
我在挪威开始换工作的时候,对于我不会挪威语,英语又不是很好的工程师来说,是相当困难的,当我试着搜寻匹配工作,尝试投递简历以后,几个月时间并未收到任何面试机会。老婆有一些着急了,建议我扩大匹配范围,比如不要把工作职位就局限在软件开发或者测试开发,可以尝试行政,物流,或者其他。我一口拒绝,虽然让她很难理解我为什么如此固执。
但我有我的想法。
认定的事情就坚持去追寻,不给自己开太多的窗户,不给自己留太多的机会,似乎是自己失去了一些东西,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会让我们在追寻的那个方向更加的有效率。
若我扩大匹配范围,不仅会花费我更多搜寻,修改简历的时间和精力,更可能需要我为此额外的去准备与之对应的能力,去花时间学习知识。那么与其这样,我还不如把自己的时间花在我最希望的方向上,在这个方向上努力。
学会关门,才能洞见精彩光亮。
跨过了放弃,才能见到收获。
04
人生必然经历痛苦,人生必然面对选择,只有我们在痛苦和选择面前,保持期待远方的心态,高质量的努力,懂得得失之间的平衡,方能到达我们曾经梦想的远方。
不安于现状,不沉溺于当前的稳定,坚定方向,专注于专业和兴趣,让专业挖掘潜力,让兴趣碾压智慧,时刻保持对生活对工作追求卓越的心态,不断去尝试,去挑战,去经历,丰富阅历,开阔视野,跨过苟且,远方就在面前。
其实真正的远方,又何曾不是把握住当下,只要我们用心以待,心怀乐观,每一个看似苟且的现在都能活成最美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