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瑞姣3.18工作日志

别开生面的数学之旅——记一堂五年级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起始课

今天我有幸聆听了刘老师的五年级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起始课,这堂课宛如一把神奇的钥匙,开启了学生们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单元的大门,令我印象深刻。

课伊始,刘老师以设计制作专属盲盒这一充满趣味的情景导入,瞬间抓住了学生们的眼球。当刘老师抛出“我们将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第一步要做什么?”的疑问时,学生们的好奇心被彻底点燃,课堂气氛也随之活跃起来。

在热烈的讨论中,任务逐步被分解。第一步是定形状,学生们聚焦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上。通过观察、触摸实物模型,他们直观地感受着这两种立体图形边与面的独特之处。第二步是做盒子,这就引出了表面积的概念。学生们思考着如何计算制作盒子所需材料的面积,在这个过程中,表面积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数学名词,而是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第三步装礼物,体积和容积的问题自然呈现。学生们在想象将礼物装进盒子的情景里,理解了物体占据空间大小以及容器容纳物体体积的含义。

紧接着,刘老师开展任务二:阅读学习标准,完成自主评价。学生们对照学习标准,认真审视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圈画出疑惑之处,然后相互交流困惑。这种自主反思与交流互动的方式,不仅让学生们对自己的学习状况有了清晰认知,还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任务三——绘制路径,明确方向,将课堂推向了又一个高潮。学生们依据任务规划、数学问题及学习标准,精心绘制学习路径图。完成后,大家积极交流路径图的设计依据,分享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思路。在思维的碰撞中,学习的方向愈发清晰,为后续的学习筑牢了基础。

刘老师这堂课的教学方法十分巧妙。以实物引入,让学生们近距离接触长方体和正方体,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象化,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通过制作盲盒这一活动,把整个单元的知识点有条不紊地罗列出来,并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就像为学生们绘制了一幅详细的学习地图,为接下来的单元学习做好了充分铺垫。

这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单元起始课,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次学习方法的引领和思维的启迪。它让我深刻体会到,好的课堂能够点燃学生对知识的渴望,让他们在数学的海洋中自信地扬帆起航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