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

我冒着高温,回到相隔将近一千公里的故乡,昨天晚上,老家传来消息,二叔去世,虽然是我父亲的叔伯弟弟,但小时候对我很好。我赶紧收拾好行李,连夜坐高铁,赶回别了多年的老家,希望能送他老人家一程。火车到县城下,我又叫了一辆出租车,临近故乡时,一眼望去,一排排白色的楼房,四通八达的乡村马路,两边是一望无际、绿油油的稻田,还有白茫茫的鱼塘、望不到头的荷叶......这就是一马平川被称为“鱼米之乡”“中原粮仓”富饶的江汉平原?这就是古代兵家必争的荆楚大地?我感到有点熟悉,也有点陌生了。

“变化真大,还有风力发电!”看到绿色稻田中竖立的一排排高耸的,安装有风轮的塔筒,我由衷的感叹。

“您可能多年不回来,变化远不只这些呢。”司机一边开车,一边跟我聊天。

我是有好多年没有回故乡了。我们全家,在我很小的时候,随着我父亲的工作变动,而搬迁到了很远的一座城市,家里老房子也卖给了我二叔,我的小学童年时代,就是在这度过的。听我母亲以前说,我的父亲出生在这里,两岁的时候就没有了母亲,后来的继母,对父亲不好,祖父对父亲也很冷漠,父亲只能从曾祖父那里感受到一点点亲情。虽然我出生时,曾祖父就走了,我不知道他是什么模样,但是我心里感激他,我无法想象,如果没有他,我的父亲是怎么度过漫漫的孤独童年、少年、青年,直到15岁,从这片土地走出去。我曾经读过萧红的一本书《呼兰河传》,里面有一句话“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而这一片土地,以前住过我的父亲,现在埋着我的父亲,埋在他祖父的身边......

“现在都是机械化,无人机播种、收割机收割,农民种田不像以前那么苦了”

司机的话把我的思绪拉了回来。

“发展这么快?”我为家乡的成长惊讶,同时也感到欣慰。老家终于实现了机械化,彻底摆脱了“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落后时代。

“可是......”

司机冷不丁来一个“可是”,我转头望着司机的脸,从他脸上,我隐隐约约感觉到有一丝忧郁。

“科技的发展改变不了农村人的命运,这么富饶的土地,养不活这里的农民”

“以前,种田有出头,稻谷价格好,棉花价格也好,农民不出远门,手里也有钱,”

“可现在呢,市场开放了,粮食受到国外冲击,价格低,收入减少;棉花又没有销路,棉花以前是重要的收入来源,而现在很多农民不得不放弃种植”

“开支又不断增加,小孩上学要钱、生病要钱......”

“为了生存,大批的年青人都上大城市谋生去了,而村里留守的都是一些老人和儿童,”

“你一会儿就到村,70以后的人,你很难看到,我也想出去,但没有办法,为了家里的老人小孩,只能开出租车勉强度日。”

“......”我说不出话来,想到我自己的处境和未来,感到茫然。

我们都沉默了,车静静的往前开,眼前也模糊了。

我想,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这只是暂时的阵痛吧,

一切都会好的!我的家乡也会好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最后一次看见父亲,是在封土前。 四位老乡一人一角拉开一块大布遮挡日光,我同伯伯下到坟里。推开棺材,他就静静地躺在里...
    十年近火难暖寒心阅读 591评论 0 0
  • 从来不看小说的我,最近迷上了汪曾祺的《人间草木》,迷上的是他的文章里和我一样的过往,一样的小时候,一样有河有堤的亲...
    蒂娜莹阅读 713评论 0 1
  • 我的老家,山东枣庄一个叫做周庄的城效小村。村子很小,但位于结合的黄金地段。虽与市政府相邻几十年,但因种种原...
    前方的前方阅读 321评论 1 2
  • 离开家乡外出生活有二十几年了,家乡的印象在记忆里变得渐行渐远起来,虽然轮廓还是大致如原先一般模样,景物依旧,人事却...
    胡二2阅读 376评论 0 0
  • 01 俺家前院东头住着一个光棍汉儿,大号“刘元钟”,外号“小不绩儿”,是我的爷爷辈。刘元钟为什么叫这样一个怪怪的外...
    乡土中原阅读 1,137评论 2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