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段时间看《最好的我们》,很多人都说那里面才是最接近我们这一代的青春。当然没看过原著的我其实在看这部剧时,还是带着看偶像言情剧的心态。
诚然,我如此说绝对把它格调降低了。但我还是想真诚地对自己说,我不能在那里面缅怀些什么。
因为我的青春或者说中学时代,其实都没有那般纯真、开心的感觉。我这里绝对没有批判贬低《最好的我们》的意思,毕竟我也认真看过。
有时候会想,我在本该青春阳光的年纪就开始了抑郁颓废,而是那种出生在小城里、迷迷糊糊上着学、以考大学为全部目的的枯燥生活,将我的青春荼毒地如一片荒原,存草不生。
其实在20岁左右的年纪就缅怀青春,有些矫情和徒增伤感的意味。但对于未来生活本该充满向往与激情的我,差不多能预示到未来的生活。或者说对于现状的不满和对于未来的恐惧,让自己还有闲心来偶尔感怀一下那似乎就能看到头的青春。
有人说,只有长得好看的人才有青春。而我作为一个长相普通的人,确实证明了我没有青春。
根据一些青春剧的套路,大概可以把青春里的主角分为两类,一种是一心只搞学习的好学生,另一种是调皮捣蛋的叛逆少年。不过无论是那种,都给人一种轰轰烈烈、引人注目、刻骨铭心的感觉。
然对于成绩普通,又没有胆叛逆,还长相普通的我来说,我都不想用糟糕二字来形容青春。因为糟糕至少还能留下一些感觉,但若是太平淡以至于只能用麻木无感来形容的话,那也真是太悲催了。
可对于我来说,我似乎在回忆那段日子时。也更愿意用平淡麻木来形容,总觉得在那些埋在书本试题里的青春,索然无味不值一提。
在学校为高三毕业生举行的“成人礼”仪式上,我忽然觉得自己的整个高中生活都缺少一种仪式感。
是的,我的青春缺少一种仪式感,缺少一种对待最宝贵岁月的谨慎与崇拜态度!
2.
《最好的我们》里面,脑袋不灵光适合学文的耿耿最后为了余淮选择了理科。在“我想和你一直坐同桌”这样青涩的表白面前,那样纯真的少男少女之爱确实令人羡慕。
可是对于学文与学理这件事,我其实并没有那么多的忧郁或者说重视。在我那时的认知里,学理适合聪明人,学文适合老实人。
从高一开始,我其实想学的就是理科。原因有二,好找工作,男生多。对于第二条,并不是说我在贪图些什么,而是那时饱受宫斗剧荼毒的我总觉得女生多的地方太吵。作为一个女生,我说出这样带有歧视性同胞群体的话也不是没有原因的。我妈老说我说话冲又直,一点都不温柔,而我又总是嫌弃她唠叨多花。据于此,我不想在我高中三年都在这种环境下待下去。
到了真正分班的时候,原谅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文科,不带和父母商量的那种,也不带和同学商量讨论的那种。对于那时在高一上半年学习成绩一塌糊涂的我来说,已经觉得自己不是块学理的料。于是我违背自己的誓言,在学文的路上一去不复返。
那时候,真心觉得无所谓了。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退路,其实是为地让自己在这条本就将就的退路上,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只是我也无所谓说是现实磨钝了理想,在后来的几乎没有多少进步的学习中,我越发觉得原来学习竟然就是那般无聊。
学理学文的意义变得太肤浅,仅仅在于一次考试,一所符合自己实际的理想大学。
这也许就是差距吧,别人的文理选择涉及一生、涉及懵懂的爱恋,而这一切之于我,都只是选择之初的木然,选择之后的坦然!
3.
高中三年,总是常常被誉为高压的三年。在新闻上,各种高考成绩落败自杀以及迫于高考压力而抑郁失眠的事件层出不穷。
在《最好的我们》里,也有同学因为高考压力自杀。可是在我曾就读的那所高中里,我总觉得这些离自己其实很遥远。
在某种程度上,我总觉得高考时的氛围其实还算平静。当然我无法觉察到别人的心理,毕竟有些班级曾打出“不上一本,不离一中”的标语。当时动员大会上,还发动很多人上去签名。我也只是在台下笑笑,笑台上人的决绝,笑自己看地太透。我不想去参加那般形式化的东西,那证明自己的决心。我也不相信那些签字者真的会做到,即使有人没做到,也没有人会去计较嘲笑。所以说,那个时候我似乎在嘲笑他们的激情。
在高考之前无数次的测验中,或失败或成功的我其实已经明白了自己不可能再有什么大突破。纵使我起的再早,做再多的题,我也知道那对于高考的改变也是杯水车薪。
在距离高考半年的时候,我似乎已经开始悲观的预示起自己的未来了。或许也正是基于这种了解,曾经挣扎过无数次奋起过无数次的我开始平静。
这倒并不是说没有压力,毕竟我明白一定不能辜负父母,我明白一所好大学对于我来说太重要了。那个时候,我无比地相信高考就能改变命运。
可是越接近高考,我反而越觉得那没有多了不起。我也不是在炫耀自己心态多么好,因为我也恐惧一个不如意的结果。可是我从来没想过自杀也没想过放弃,我那个时候只是平静地等待高考的到来。
我还愿意做最早去到教室的那个人,虽然我读的是席慕容和汪国真诗;我还愿意耐着心,做那些不会出现在高考中的英文阅读;我还愿意在睡眼昏沉时,捏自己一下,为的只是不错过老师的重点。
我若说我平静应考,没有一丝起伏估计没有人会相信。包括一向以为自己坚强积极的我也不相信,因为总有些行为我留给最后岁月的泪水与汗水,焦虑与抑郁。
我说不清为何我会因为家里的事在一向讨厌的面前失声哭泣,我也说不清为何在最后的几周里,硬是要等到院墙外宾馆大楼里的灯12点灭了之后才睡得着……
说起这些印象深刻却折磨过的事,都只能说明我曾经被高考强迫过。那个看似释然坚强的自己,原来曾经被这一场考试那样深刻地改变过。
如今再回忆起过去,我只会觉得遥远。原来曾经的自己,竟然是那般随意地对待高考!
4.
高考的结束算是对我彻底的解放,我带着期盼好成绩的心情等到了一个只能接受的成绩。
我翻开花一百多块买的志愿指导书籍,把符合自己情况的那几页撕下来。圈出一些学校,然后在网上搜索它们的资料。对比着往年的分数,期盼着今年能绛一些分。在少的可怜的专业选择上,更是一头雾水。
那个时候,我心底愤恨其实是高考教育从头到尾的失败。这花大价钱买来的指导书的意义几乎没有,缺少专业了解的我更是一头雾水。
遗憾地是,我并没有脸面让那个自称最会填报志愿的老师帮我参考,因为我自知我不配。
短短的几天时间,逼仄的选择项,自己那不尽如人意的成绩,于是我凭着自己的感觉选择了自己想去的外省学校。父母再三反对,可是那时的我想的只是我想离家远一点,让思念的感觉浓一点,让自己独立坚强一点。
实行平行志愿的结局就是我毫不意外的去到了一所符合自己成绩的大学,可遗憾之处在于我的分数没有达到一二志愿的外省学校。是的,我留在了省内。
后来家里办升学宴,家里上一次举办宴会还是我弟弟出生。父母在我上高一那年就指望着我考个好大学,然后风风光光地宴请亲朋好友。
一向讨厌这种明显带有金钱人情交易活动的我,总会说:“你们办你们的,我到时躲在房间睡觉或者出去玩。把我照片挂一张就行了……”
可是直达高考结束,父母兴致勃勃地准备酒席、通知宾客时。那个没有好成绩的我确实妥协了,从内在心理到外在表现。
一想到父母多年来交了那么多礼金,为的只是利用这个机会回收一次。我就觉得我不该因为不喜欢热闹世俗,就断然拒绝。
升学宴那天,我站在路口迎接宾客,交着那些我不认识的人,还一桌桌地敬酒微笑,还用家乡话说着那些感恩之类的客套话。
这一切的一切,其实都没有那么难以接受。那个想着去省外的我平静地留在了省内,那个不想参加升学宴的我平静地当了主角。没有什么难受与痛苦之说,因为那个时候我能做的只能是接受。
对于这些曾经以为再重要不过的事,我最终都选择了淡然接受已经到来的。总觉得一向倔强的自己会挣扎、会重来,可是一直以来,都没有挣扎过,也没有后悔过。
很多人都说高考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考试,可是等到失败时又会有人说高考决定不了未来。是的,我也从来不相信高考会终结我的青春,因为我以为大学会是我的新起点。
和每一个高考毕业生一样,我是满心欢喜满心期待地去到大学的。渴望交很多的朋友,渴望认真地听课,渴望参加各种活动,渴望通过兼职接触社会,渴望做一个积极向上、热爱学习、踏实劳动、活泼开朗的有志青年。
可是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室友也不一定是那种无话不谈、坦诚相待的伙伴,社团活动也不是那么高端丰富,老师也不是那么博学多才、认真负责,兼职也不是那么容易好干,重要的是自己也不是那么热爱学习、活泼开朗。至于志向这东西早已经被迷茫给暂时淹没了,看惯了大学的平常与不如意,也只会云淡风轻地说一句:一切都只不过如此。
人们总会用很多词来定义青春,朝气蓬勃、激情热血、努力拼搏……可是对于大多数彻底经历过的人来说,青春的暮期来得太早。或者说,终将逝去的青春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其实已经于无声处溜走。
记得在电视剧《北京青年》里,东南西北兄弟四人开启了“重走青春”的旅途。有最好的伙伴,有最好的爱情,有最好的风景,那个时候我高兴自己不必重走,因为我可以顺着走。
几年之后我才发现,其实并不是我想怎么走就怎么走的。或者说,就连“重走青春”这一说,都只是电视剧的剧情设计。对于平常人来说,青春是要顺着走,回不了头,只能可怜兮兮地回味的那种!
北岛有诗:“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那时便是青春好时节,然而我们都有一个缅怀那无法不留遗憾的青春,那缺少一点仪式感的青春,那明知只有一次却始终走不好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