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在不同的校园之中,最吸引我目光的是那些生长在校园之中的植物们。
一棵高大的法国梧桐,在我能够触及的高度,萌发了新的枝叶,柔嫩的绿意与成熟的叶片的翠绿交织在一起,显得格外可爱。平日在这棵树下读书,玩耍的小朋友们,也正如这萌发新叶一样,充满生机与朝气。
学校有些年代的石头围栏,朝阴的一面底座部分散落着绿绿的青苔。即使缺少阳光的滋养和爱,它们依然我自生长着。看着它们焕发的生机,想到了袁枚笔下的“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为它们的生命力感动着——再不起眼的顽强生命,都值得被尊重。
校园中,一定有那些自带光芒,受人瞩目的学生,也一定有那些默默无闻,泯然众人的学生,不管自带光芒,还是泯然众人,都值得被尊重。
操场边,破土而出的野草。在不属于自己的地方依然生长的自我,快意!不走寻常路,也可以找到自己的出路。
被养护的很好的绿植,在阳光下恣意绽放着绿意。一如校园中的学子,不同的生命在经过老师的精心养护下,在校园中恣意生长,释放天性,同时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着。
校园中,有书香的沁润,有文化的滋养,即使是一片落叶都闪着灵动的光辉。
阳明先生说:“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在种下一棵树时,不可能一下子就长成参天大树,它必然要经历长出树干,抽出枝条,伸展开叶子,开出花朵,再结出果实的过程。
这个过程与孩子的成长何其相似。在成长过程中,不要为孩子设定太多特定的目标,只管用心培育和浇灌滋养,他必然要经历心灵成长,探索知识,学习能力,训练思维等等一系列过程,才能够成为一个有思想有见地的人格健全的人。
植物与孩子,成长过程都是最值得我们关注的。花开一季,人活一生,愿我们能将教育的爱和滋养带给学子们,能为他们的成长哪怕做出一点点好的改变,也是值得我们幸福一辈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