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一个每个人都需要的行为。
作为一个贫穷的大学生,我大一的时候的理财就是存存余额宝,记记账啥的。对理财方面的思考,来自于公众号,特别信奉要开源节流。可是后来我发现省钱是省不下多少的,于是我便开始思考开源。赚钱,这个永恒的话题,我当时得出的结论是出卖时间及劳动力赚来的金钱太少了,还是利用这个时间去提升自己技术,后面靠技术挣钱靠谱。但是最近我又发现靠技术挣钱的门槛有点高,自己的ps技术还是很有限,而且好像没有什么接单的途径。所以我的思路还是继续提升自己的实力。现在看来这个思路需要调整成拥有一项一次性付出却能够长期获得收入的技能。创作技能,不一定是写作,也可以是摄影或者自己设计的图片。我需要再思考一下还有别的可能性吗。
对于存钱这个点,我还是十分认同,苦于没有收入,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且赚到的钱总是服务于我的旅行,这没有问题,我赚钱的动力就是想把自己想去的地方去了。存钱,我目前摸索出来的方法就是放在一张不用的卡里,跟笑来老师的方法很像,的确有用。
告诉自己“我得存钱,我才不想和那些傻瓜一样”,这个想法很有意思。我寒假的时候考科二的时候,教练就是这样跟我说的,“你管别人过不过,你过了就行了”。因为之前我考了一次,加之一起练车觉得练的不错的同龄人都挂了几次,所以心态方面是对自己不太肯定。后来我考第二次的时候,看到考场里的人都挂了,还是很紧张的,特别是认识的挂了,更加不肯定了。然后我就重复想这句话,很有意思的是我过了。想法的改变,心态的改变真的是非常重要。换个角度想东西,并不是空话,落到实处,才能发现道理之所以成为道理,肯定是经过实践,而已最好是自己实践一下,才会对这个道理有更深刻的认识。
高品质生活与审美有关。诚然,会享受生活的人审美都不差。美是一个客观存在,审美是对美的主观感受。审美是需要一个启发点的,可能是你小时候看到树下的光影,可能是水底的波纹。转变也是需要一个契机,水哥重新激起了我对身边细微的美的发现。审美风格的慢慢养成,慢慢变化也是需要点金钱支撑的。然后笑来老师认为审美其实不需要太多金钱,因为更多更重要的审美体系,需要的不只是某一个器官的感受,而是系统思考的能力。我觉得都有道理,系统思考可以发现不一样的美,而审美的培养,例如,看个展,好一点的,可能要去上海,机票钱要吧。所以,审美培养,还是要点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