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个让自己生活稍微能充实一些的办法——做记录。记录自己每天做了什么,时间和经历都花费在哪里了,以此来帮助自己提高效率,不断修正自己使用时间的方式。这让我想起柳比歇夫时间管理方法,他会把24小时的时间都做记录,每做一件事消耗的时间精确到秒,把自己当作一个不停在旋转的时钟,上紧了发条以后每一分每一秒都丝毫不差的走在计划之内。我敬佩这样与时间为伴的人,也惧怕这样与时间相处的人。
今天我试着记录了18:00以后我做的事情。
1.炖砂锅排骨1h,吃饭20m;2.帮朋友做海报选图、写文案、调整版式配色等待;3.和男朋友聊天(其实也没怎么说话);4.简单收拾了房间,接待来看房子的人;5.看了b站视频,补了之前没看完的剧情;6.写毛笔字,描日历;7.撸猫。
好吧,是有些挫败,实际上没做什么值得被记录的事情,基本都是虚度时间的日常,亟待被解决的问题如把主卧转租出去之类的问题依然没有什么进展。
明天试着多做一些值得被记录的事情吧,或许明天可以贴上10号的日历记事本。
说到时间,我又想起昨天没有来得及记录的事情。一个是同事哥哥10年人生的起起伏伏;另一个是高中地理老师的孩子因病去世。都和时间有关,都忍不住的唏嘘。
先说同事的哥哥,十八线农村考上大学的天之骄子,还是当年热门的土木建筑系,毕业后和初中相识的初恋女友在北京打拼,坳不过父亲回家的催促,带着女朋友回了老家的小城,匆匆忙忙的结婚,匆匆忙忙的考试,匆匆忙忙的育儿,匆匆忙忙的帮父母做家里的伙计;一天不当使用机械却伤了手指,自此妻子闹着离婚,自己消沉下去经不住诱惑开始“网络赌博”欠了一屁股债越演愈烈,最后不富裕且年迈的父母帮着收尾,自己去了偏远的工厂守着工作。当真是世事无常,世事难料。如果这位哥哥没有回老家,或者在之前任何一个节点换一种选择,他现在经历的回是另一种人生?但现在,探讨这些可能性已经失去了意义。
再说老师家的孩子,才11岁多,却莫名奇妙的得了慢粒白血病,老师带着孩子四处治病,苦苦支撑了一年,最终决定通过网络筹钱移植干细胞。我的同学们立马行动了起来,看着数额一点一点向着目标前进,新年的第三天,就在筹钱目标快要达成的时候,孩子解脱了。无力感瞬间潮涌而来。活着真的太渺小了。不知到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只庆幸此刻我还安好。春节回家约同学们一起去老师家吧老师的年幼受苦的孩子离开了,不用再承受这无尽的折磨,但她的生活还要继续,春节回家就马上约同学们一起去老师家陪陪老师,千万不要等待,毕竟我们曾也是她的孩子啊。
三个和时间相关的事,串联在一起,拼出了“活在当下,珍惜此刻”八个大字。
现在我26岁了,做着仅仅能让我活下去的工作;往前数,21岁的时候正是大三,在考研还是工作之间不断犹疑;14岁的时候正是初中不知天高地厚的年纪,坐在教室的课桌前无忧于虑的畅想未来;7岁的时候才刚上小学,在这个“看大”的年纪里却有着异常的心理负担搞不定简单的加减乘除;再往前刚刚出生时,大约是承载无数的期待和祝福呱呱坠地。你看,时间就是这么快。一转眼第四个7年已过大半,当我迈向第五个7年时,又会发生什么呢?现在的我歪着脑袋约是怎么想都没有结论的,希望我现在开始的记录,能在我28岁的时候告诉我答案,希望那是周围的人一切安好,平安喜顺,无论身处什么样的境遇依然都在看努力的“活在当下,珍惜此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