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以来,我一直被张桂梅老师的事迹感动着。她是党的十七大代表,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她也是一个坚守滇西贫困地区40多年,与病魔作着斗争,说“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普通教师。
十几年来,张桂梅怀着仁爱之心,矢志于为山区女孩办一所学校,让她们能免费接受高中教育。为了筹集办学资金,张桂梅奔波5年,遭遇过诸多误解,被狗咬、被人骂,但是面对别人的误解和怀疑,张桂梅一直初心不改。办学以来,4000多个日夜里,张桂梅住在学生宿舍,与学生同吃、同住。在身患二十多种疾病的情况下,张桂梅几十年如一日用坚定的理想信念守护着大山里一批批年轻的女孩跨过命运最初的“不善”。如今,学校已经毕业了7届学生,2000多名山区女孩进入了大学殿堂。
央视《面对面》访谈中,有一个细节我印象非常深刻,主持人问她:人这一辈子的价值在哪呢?张桂梅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我这辈子的价值,就是我救了一代人。不管数量是多还是少,毕竟他们后面走得比我好,比我幸福就足够了。这就是对我最大的安慰。”这句话像是一记火烫的重锤,深深地烙进了我的心底。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的本质,就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而张桂梅的行动,则是告诉我们:教育,也是一盏灯点亮另一盏灯。这正是张桂梅每天早晨所做的第一件事:她五点十五起床,把学校中的路灯打开,然后冲着宿舍的方向大喊:起床喽,姑娘们。学生们循着光亮的方向,向前飞奔。如《一代宗师》里说的:“凭一口气,点一盏灯。有灯就有人。”人还在,灯未灭,教育这条路就能一直走下去。这盏灯,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守护。
教育之路,任重而道远。对我们而言,它不仅是事业,更是责任。就像张桂梅老师为我们诠释的那样,有一分热,便发一分光。教育就是希望的火,是信仰的光。在张桂梅老师身上,我们要传承的是身为教育工作者为了国家、为了孩子甘愿付出的奉献精神,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工作之中融入张桂梅老师的精神,做好祖国未来的领路人。一直以来,我都认为教育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人们大多称老师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看完了张桂梅老师的事迹,也让我对自己的人生价值有了更深刻的反思。我们东街学校作为一所新建学校,拥有全县顶尖级别的教学条件和教育环境,不像张桂梅老师面对那样恶劣的条件。所以,我们要更加珍惜现在的工作,不断的加强学习,积极的参加学校组织的培训,珍惜每一次外出学习的机会,练就扎实学识。加强使命感与责任感,不忘教育的根本,不忘自己的初心,把自己的工作融入到学校的建设中,融入到孩子们的成长成才中。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张桂梅老师的事迹值得我们穷尽一生,去仰望、去追赶、去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