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不是年龄渐涨,总是想找那么点确定性,即便知道人生没有完全的确定性,可还是试图寻找和盲目期待呐。
人总是想追求自己难达到的目标境界,这估计就是人性吧。
我最近比较关注的的投资品,反而是那些有一定价值增值的保本类资产,而不是投资型类的产品,这估计也受到年龄渐涨的使然。
这类保本确定性,展示在合同上的确定收益,是我目前比较向往的。
可很多人,到目前为止仍然认为,房子是优秀资产。
现阶段,属于万物都在降价的时期,当然也包括房子,甚至与房子挂扣的物业费,也是一降再降。
我身边就有几个好友,她们在一线城市发展,购有房产,然后在自己的老家也有几套房产。
大部分时间,这些老家的房子都属于空置状态,但是仍然要给物业费用。
虽然很多城市下达通知,说空置的房子物业费可以打对折。可也不是很多城市都有这个优惠政策。
整体来看,一套120平的房子,按2-3元每平的物业费,一年下来也要几大千,是一项不少的开支呢。
随着房子价格不断下降,大家对那些隐形的收费,也越来越敏感呢,比如暖气费、天然气费用、卫生费、电费等等一项项开支,加起来,蛮头疼的呢。
本身房价在贬值,很多业主就感觉到是一种损失,每年还要额外的付各项杂费,着实让人郁闷呐。
前两年,日本的房产就慢慢变成人们心中认为的负资产,房产不停贬值,几乎无人愿意接手。
有的业主甚至都失踪了,不愿意缴纳物业费,不动产税。甚至业主去世后,有些子女也不愿意继承这些房产。
以至于给这些小区的其他业主,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因为部分业主不交物业费,小区仍然要正常动作下去。
小区的保养、卫生、绿化费用,就慢慢转架到其他业主身上,给其他业务的体验也不会很好。
交的钱不够,那保养维护自然就没那么到位,长时间下来,就会带来一定的损坏和贬值。
当一个资产不再增值之后,每一个小小的缺点,都会被无限的放大,变得尤其的扎眼呐。
这是日本前2年的普遍现象,不知道会不会在我们国家上演呐。
但不管怎么,现如今房产已经不是好的投资了,在我的概念里,房子的最终价值还是住人,偏离了这个概念,似乎也长久不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