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要坚守的东西。
有的人为了自己的信念;有的人为了等待某个明确的归期;有的人为了某个承诺;有的人为了完成某件事情;有的人为了达成某个愿望,……所有这些,都是我们要坚守下来的理由和动力。
每天在这快节奏的生活里忙碌着,上演着我们各自的角色。
每天清晨,当大地还在沉睡,小鸟累了一天后,仍然在酣睡,花草树木也还沉浸在温柔的梦乡,一切都变的那么静谧,周围显得那么的安静。
我跟往常一样,多年的生物钟养成了我的习惯,到点准时起来,给女儿做过早的。
这些时,女儿对鸡蛋羹还很有兴趣,我每天早上就提前做好,摊凉,好等着女儿过早吃。
这个鸡蛋羹的做法很讲究,以前,我不用做这些,都是婆婆在做,婆婆的鸡蛋羹做的很好,嫩嫩的,像豆腐脑,用瓢羹一勺一勺的舀着吃,细细腻腻的,跟酸奶一样的粘稠,像从喉咙滑过,就流到了胃里面。
婆婆这几年住在姑子那边,以前没有做过的事情,我都要去做了。
我原来做过好多次鸡蛋羹,都没有做好,像水一样的清淡,根本谈不上粘稠。完全调不动胃口,引不起食欲。
后来请教婆婆,她告诉我说,把鸡蛋打散在一个饭碗里,彻底搅匀,再把适量的凉开水,放少许盐,如果是两个鸡蛋,就加水到一饭碗,如果是一个鸡蛋,就加水至大半饭碗,再放在电饭煲里面蒸的层面。在蒸的过程中,可以打开观察,看是否蒸好。
我把学来的应用到实践中,确实蒸出了又嫩又细,像豆腐脑一样的鸡蛋羹。
如今,我也能熟练的蒸一碗又嫩又粘稠,像豆腐脑和酸奶一样的美味鸡蛋羹了。
这也是我自己的摸索,学习与坚守。
源于对女儿的爱和责任,促使我不断去尝试,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最后,成功做出了又嫩又滑又粘稠,美味可口的鸡蛋羹。
女儿已进入高三了,学习也更加紧张了。现在暑假也在补课,只休息周日一天,每天都很辛苦,作业又多,吃完饭后做作业,有时候,做着都睡着了,看到她这么的辛苦,我也很心疼,着急,却又无能为力。
每个参加高考的人都要经过这个阶段,这确实是一种煎熬。我自己也是经过了这样的煎熬后,走过来的。
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到彩虹。
没有这种紧张的学习煎熬,又哪有随随便便的成功。
高三在拼学习的同时,也是在拼体力,身体健康,体力充足才能应对每天繁重的学习任务。每天像机器一样转个不停。这种超负荷的学习,给孩子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像蜗牛一样,背上背个沉重的壳,感觉每天都在负重前行。
希望这样的日子,快点过完。
心里太难承受这种像山一样的重量。压的人喘不过气来。
我的心里也一样的在备受煎熬。
我担心女儿学习的同时,更担心的是她的身体,是否能扛得住这样繁重的学习任务。
每天晚上在接女儿放学的路上,从她脸上的表情,我就可以猜到她当天的学习状况。她开心,我就跟着开心,她沮丧,我的内心也就很担心,但我仍然要表现出很平静。尽量引到开心的话题上来。
在饮食上,女儿能吃的香,心情愉快,我心里就踏实了。要是哪次没有了胃口,吃着反胃,甚至干呕,我心里就揪得紧紧的,生怕感冒了,心里祈祷着:菩萨保佑,保佑我女儿身体健康。
这种紧张忙碌的日子,还要熬上一年。
我想,当我们真的走完了这段历程,再回头来看这段煎熬的岁月时,那时的我们,会感到很欣慰,很值得,也会觉得当时的自己很棒,一切都挺了过来。
岁月不曾辜负努力拼搏的人。
很多年后,回首这段岁月,最让我们留念的还是高三的紧张学习阶段,因为,这些记忆会让我们感受到拼搏的意义,努力后的成功。也更能让我们感动自己。
因为,这个阶段才是我们最最努力学习,付出了洪荒之力,所以,是最值得我们留念的,感怀的。
因为,这里有付出后的成功喜悦,苦尽后的甘来,攀到山顶后,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