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课堂看起来有热烈互动,老师一问,学生一答,但本质上仍是教师主导掌控整个教学活动。”
——摘自《数字时代的学与教》第29讲“小小改变变成生本课堂”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摘录的这句话虽是对书中一节信息技术融合课的评价,但它也可以作为我昨天课堂的评价。
结合“小小改变成为生本课堂”,再次反思我昨天的课堂,我又有以下几点体会。
第一、为了学生更好地学,教师要把课堂主导权交给学生。
其实昨天课堂的原本设计是:概念——辨析——小组合作解决问题——计算——小组应用。但是上着上着就变成了:概念——辨析问答——例题问答——计算——应用。
反思自己为什么会把原来设计的合作变成一问一答。原因是我有主导课堂的欲望。课堂上,考虑到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可能会用比较多的时间,担心节奏不够流畅,于是就改变设计,回复到貌似热闹的挑人答题。
我把小组合作改成了问答,虽然保持了课堂节奏,但是忽视了学生的学。
评课老师们发现,我与学生针对某个问题进行交流的时,虽然我没有说出正确答案,但是我会有下意识地肯定了同学的正确回答。而做出错误选择的同学听出了我的肯定语气,就讨巧地把自己的迷思隐藏起来,附和正确的说法。这样的学显然根基松垮,经不起迷思问题的考验。
老师应该大胆地组织小组合作活动,给学生安全感,让学生主导课堂并且敢于分享、讨论自己的观点,设计出让学习真正发生的课堂。
第二、建议把概念辨析、套用公式等活动设计成小组任务。既能发挥学生主动性,又能节约课堂时间。
昨天课堂中,功概念的辨析过程中,我设计了四个步骤——三个问题,一个归纳。这个过程虽然运用挑人工具,场面挺好看,但是过多的、分立的提问与思考,不可避免地撕碎了同学们思考的整体性,还很耗时间。这里老师不妨让出讲台,把几个相关主题的问题设计成小组活动,让学生经历个别思考、对话、比较异同、修正原有思考、巩固思考所得的思考训练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比如把“是否做功的三个典型例题”设计成小组任务(假设小组有六位成员,且有一位负责的小组长)。组长让小组内每两个成员挑一个例题,要求每个人在笔记本或便签纸上写下自己的判断和理由。大家写好后,组长组织大家轮流说出自己对例题的理解。其他同学分别做出评价。接着请小组长组织组员归纳不做功的三种典型情况,形成小组共识,并请老师拍照上传。各个小组完成“不做功三种典型情况”的归纳后,进行班级交流汇报,达成教学目标。
也可以如评课老师说的那样,把三个问题打包成连连看的问题。即把“不做功的三个典型情况”做成连连看的左边三个选项。连连看右边做两个选项:做功、不做功。
学生完成连连看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深入指导同学,同时发现不同的连接解答。老师此时可以拍照上传,让学生对不同的连连看答案进行投票选择。老师根据学生的投票结果,引导学生对话,认识做功判断的方法。学生通过这个连连看问题的思考,既链接之前学习的“做功的两个要素”,又为接下来“不做功三种典型情况”的归纳做准备。
或者找一个更典型的例子,开展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从中辨析、归纳出“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比如播放一个小视频——一辆叉车将货物竖直抬起,然后水平前进,接着停下来,把货物竖直放下。在播放视频前,就布置问题:视频中叉车的那些过程对货物做功了,哪些过程不做功?同学们可以进行分工记录。视频播放后,展开小组讨论,把各自记下的做功与不做功的例子进行交流,形成小组的认识。老师找出相同过程却判断不同的结果拍照上传,供同学们投票讨论。由此巩固功的认识,并总结出“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后续功的计算环节也可以设计成小组任务。
第三、真正把握课堂生成的问题。让课堂真正成为思考与学习的平台。
昨天有一个学生在功概念的辨析后提出了一个精彩的问题:在粗糙的水平面上,一个物体被推着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这个物体做功了吗?
这个问题反映出学生的迷思有:1.是物体做功还是物体被做功;2.不知道该分析一个力做功,还是多个力做功;3.做功与运动状态有关吗等。
当我面对这个问题时,感觉时间有点紧。于是就马上挑人回答这个问题。挑到的一位女同学的回答似乎有点偏。她没有直接回答物体做功了吗,而是说物体受到推力,且在推力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所以推力做功了。当时的我,不假思索地肯定了她的回答,就进入下一个环节了。现在回忆起来,感觉自己真是误人子弟啊。
关于这个细节,我再考虑了一天,感觉如下处理可能会更好一些。
首先我可以反问提问的同学——你觉得物体做功了吗?通过反问,了解同学对自己提出问题的理解程度。如果他心里已经有答案,那么相信他会做出精彩的解答。如果他陷入迷思,那么他所做的回答正好是同学们再思考的资源。
其次把同学的自问自答做成判断题让全体同学投票。由一个人的思考,引发全班同学的思考。我估计,这位同学再次思考后,会提出这样的判断:一个物体被推着做匀速直线运动,这个物体被做功了吗?这个问题的解答是:这个物体被推力做正功,被摩擦力做负功。再深入一点的认识是:这个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的推力做的正功和摩擦力做的负功相等,相当于这个物体没有被做功。这样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回答正功、负功或不做功都有道理。把这样的问题让全班投票,再挑人讨论。把这个问题辨析清楚,可以让全班同学都突破迷思,掌握功的概念。
这里更重要的是要鼓励提出问题的同学,让课堂成为滋养思考的肥沃土壤。
美国高中教师丹·梅尔认为让学生从生活中的问题出发,引导学生建立整套问题解决的逻辑,甚至能够自己设计问题,这才是一个好的数学课堂。
——摘自《数字时代的学与教》第29讲“小小改变变成生本课堂”
很显然,昨天我错过了一个好的生成。期待自己能够敏锐地把握生成,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勇于提问,真正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