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部国产电影《一句顶一万句》,一部叙事类型片电影。还蛮戳心的。
我一向偏爱小成本故事类电影,对以噱头来吸引票房的高成本大制作不太感冒,简单的故事有无比深刻的内涵,看完之后会引起你的思考和回味,这才是有魅力的电影,真正的好电影。
电影讲述了一个女人出轨,男人想要报复的家庭故事,平淡真实。用写实的手法刻画出了人们无法言传的却象影子一样跟随着人的孤独和苦闷,通过人物关系的纠结,形象地表达了人在精神上的孤立和无援状态;于是人们希望找到与自己能说得上话的人,希望解除孤独,希望被理解,希望得到人与人的沟通和温暖的抚慰。通过人们对能说得上话的人的追求,在探索中国人的精神存在方式的同时,也反映出普通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电影里有一些令人听过便不能忘却的台词:
世界上的事情都经不起推敲,一推敲,每一件都藏着委屈。
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以前。
从这些台词里,你都能体会到孤独与落寞,从内心深处体会到人的挣扎与执着,陷入深深的思考。这就是我不喜欢高屋建瓴,只喜欢人间烟火的原因。
这部电影改编自刘震云的长篇小说,小说分上下两部:《出延津记》和《回延津记》。这部获得矛盾文学奖的小说,作家刘震云酝酿了三年,也是他迄今为止最成熟最大气的作品,被称作《中国人的千年孤独》。书的题记上写着:没有神的世界里,人只能一辈子都在寻找,寻找一个人,和他说一句知心的话,一个人内心的洪流,其实已经足够淹没整个世界。所谓中国人的千年孤独,源自文化根上的隐忍和孤寂感,现在已经渐渐远离一代代年轻人。现代年轻人习惯于喧嚣和刺激,无从体会传统社会结构下压抑的人心和人性。然而在社会转型时期,这种孤独的痛苦是深植于心的锥心却无力改变的痛。
小说里描写的都是特别普通的老百姓,有卖火烧的,修鞋的,厨师等等,他们的日常生活平平淡淡,可他们的精神世界里也有孤独和想要反抗孤独的意识和勇气。刘震云的小说从来都是接地气的,这样平视百姓、体恤灵魂、为苍生而歌的小说自五四以来是第一部。
就象有人说,人生的悲哀,从来都藏在日常生活的褶皱里。孤独感是藏在每个人心里的,不论是在职场还是热闹的朋友聚会,或是琐碎的婚姻中,越是喧闹的场景,孤独感越强烈。它不是形式上的,而是一种内心的不被满足感。你的心情有人了解,你的情绪有人接盘,你永远不是那个独立存在只能靠自己的孤岛,即使颠沛流离,终有一个让你停泊的港口,有懂你的人奉上理解的话语,温暖和抚慰你的心灵,你就不孤独。这就是说得着的人,给你的温暖。
由此我想到婚姻。这个许多人以为,我年轻时也曾经以为的,领了红本就结束了孤独,从此进入幸福生活的童话,其实只是一种斗争的开始。一种真实的伴侣与自己理想中的伴侣的斗争,一种期待与现实的斗争,那我们就来谈谈婚姻中的孤独感。
每一对走进婚姻的男女,在领红本前大抵都是有话说的,聊不完的天,逗不完的趣,因着这份逐渐升温的亲热感而决定同住一个屋檐下。日久天长,这种亲密无间很快淹没在生活的波澜里。渐渐地,两个人变得无话可说,没有交谈,生活象一潭死水,你会发现,激情都在日常生活的琐碎里消失殆尽。两个原本想要牵手一辈子的人,同待在一个一居室的房子里,竟然各自玩着手机,在延续着各自的生活,这生活里没有交集,没有言语的交流,有的只是例行公事般的吃饭睡觉陪孩子。至于精神上的需求,对彼此心灵的滋养,却是全然不能奢望的。两个挨得如此近的人,却感觉千里之遥。
就象刘震云在原著中写到的:
一个人的孤独不是孤独,一个人找另一个人,一句话找另一句话,才是真正的孤独。有些人说得着,有些人说不着;有些人现在说不着,将来或许能说得着;有些人现在说得着,将来未必能说得着;有些人一辈子也说不着。
找一个能说得着的人过一辈子是福分,不管是爱人、朋友还是亲人。
世上的人遍地都是,说得着的人千里难寻。
话,一旦成为了人与人唯一沟通的东西,寻找和孤独便伴随一生。
痛苦不是生活的艰难,也不是生和死,而是孤单。
原著小说中有很多类似的精彩语言,能体会到作者的汗水,每个字每个词都拿捏得相当精准到位,仿佛将手伸到你的心里抓了一下。我忽然想起在北京上学时的学妹,她是东北人,性格豪爽但沉稳,由里到外透着过早参透世事的精明和早熟,与年纪不太相符,相处久了她告诉我,她还有个妹妹,一家四口从东北到北京生活,搬过很多次家,父母都没有固定工作,他们生活得很拮据。为了维持生计他们摆过地摊,最艰苦的时候吃不饱穿不暖,但是父亲和母亲从来没有吵过架,两个人总是开开心心,有说不完的话,学妹说她特别羡慕她的父母亲,清贫的生活其实不算什么,在爱中长大的孩子才是幸福的。
想象一下,如果一个富有的家庭,父母亲却完全无话可说,于是,父亲和母亲都出轨找了能说得上话的人,这个看似完整的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一定是不懂得爱的,因为他生活的空间里没有爱的传递,其实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类似的家庭。有很多家庭都延续着这种沉默式婚姻,每天婚姻里的每个人都憋着一肚子的话无人倾诉,最亲近的人却没有说话的欲望,最终只能滞留在他或她的天地里,孤独地看着对方。
婚姻有陪伴的功能,孩子有陪伴的功效,而孤独却是长在心里的一棵草。
美国后垮掉派诗人杰克弗利在他的诗中写道的:
什么是结婚?
它不是两个人的结合
让一个人溶解在另一个人里面
而是在平等者之间
持续不断地对话
持续不断地终止孤独
这种将婚姻比喻为对抗孤独的武器的比喻,我倒是相当喜欢的。只是现实生活中,能真正实现用婚姻持续不断地终止孤独的,太少太少。大抵就是灵魂伴侣了吧,能等到灵魂伴侣的几率也是极低的。很多人没有勇气一直等下去,于是找了个差不多的人提前进入婚姻。
而能够找到能理解自己90%感受的人并成为伴侣已经是万幸,许多伴侣大约只能共通50%,也已经能获得生活中的安慰。每个人的心理感受都有一个核心感受,它在发生一些事情或者到达某一个事件点时才会彰显这个核心的重要性。在婚前它的重要性可能从来没有出现过。伴侣被赋予了互相理解的使命,当在这个核心的重要性出现而伴侣无法给予理解的时候,我们就会感到孤独。
实际上,婚姻中的孤独感,并非空穴来风。
有一些人会不断追求意义,会经常思考关于自身与这个世界相处的哲学,寻求什么才是真正的自我,并且希望与身边的伴侣相互交流讨论自己的所思所想,以期获得共鸣和理解。也有一些人习惯随波逐流,他们不去思考意义,只是做别人告诉他们应该做的事情,比如工作结婚生子,按步就班,没有更多的思考和自省。当婚后的生活与思想有了更多交集,他们无法进行深层的沟通,在平时生活中会出现很大的分歧。后者会觉得前者庸人自扰,时常夸大自己的情绪。前者会觉得后者完全无法交流,甚至感觉对方没有灵魂。
这种无法沟通的孤独感是把单刃剑,它伤害的是追求人生意义的那一类人,也就是敏感且认真生活的人群。而习惯随波逐流的一类人是完全没有意识到伤害的,他们对婚姻中的孤独习以为常,认为另一方常常生活在情绪中,情绪化毁掉了他们本来安静详和的生活氛围,打个比方,有些男人常常说女人想得太多,要求太多,让自己很累。这种习惯性冷漠,习惯性不交流,常常伤害了对方,而他却完全不知情,并且非常享受独处的孤独。这着实让人抓狂。
那么如何才能让这两组类型完全不同,各自为营,完全无法交流的人进入和谐交流的状态呢?
有一种建议是,回到当初恋爱时。找找当初恋爱的感觉,双方都是新鲜的个体,想要探索和了解的欲望激励着彼此,然后生活果真会象恋爱时重新散发出芬芳吗?我很质疑。
第二种方法是直接分开。各自寻找新的伴侣,开始新的生活。当然,前车之鉴,务必了解清楚彼此对情感和精神的要求是否合拍,是否说得着,并且一起努力保持说得着的吸引力。
第三种方式,是直接忽视。在精神上有需求却无法满足的一方直接放弃从婚姻里找到认同感,转而向外部寻求理解,填补婚姻给不了的精神空白。
无论哪一种解决方法,保持自我增值,努力建设自己的圈子,用正能量去吸引和结交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都是减少孤独感的良策。
所幸我们只是如此平凡的人类,还有朋友能读懂我们这部分或那部分的灵魂。如果不得不拥有孤独的婚姻,愿你拥有不孤独的“人生”。